去年8月,美國科爾比學院天體物理學家Dale Kocevski在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公布了一篇論文,其中包含了一些關于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一次宇宙觀測中發現的黑洞的初步數據。這篇文章現在已經正式發表了,但它并沒有預測到JWST會給神秘的天體帶來革命性的見解。
(相關資料圖)
在那篇論文公布幾周后,發現黑洞的大門開啟了。隨后的幾個月,一系列論文公布于預印本服務器,宣布在遙遠的宇宙中存在著比天文學家想象中更多的黑洞。
就在今年8月2日,一篇論文又報道了十幾個新發現的黑洞。JWST憑借前所未有的能力發現了大量的此類天體——從許多昏暗、遙遠的黑洞到少數明亮、更遙遠的黑洞。
JWST的黑洞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天文學家表示,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但已經很清楚的是,它的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回答許多長期以來關于黑洞的疑問,比如它們是如何在宇宙歷史的早期形成,并迅速成長為宇宙真空,吸收周圍的一切。
黑洞有好幾種大小,但JWST探測到的是質量是太陽數百萬到數十億倍的巨大黑洞。天文學家不確定這些黑洞是如何形成的,但它可能涉及到大質量恒星或氣體云的坍塌,以及吸引其附近的氣體和塵埃。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黑洞的“種子”會迅速生長,直到它們變成潛伏在大多數星系中心的引力“無底洞”。
黑洞本身是不可見的ーー它們巨大的引力意味著即使是光也無法從其中逃脫。但尋找圍繞黑洞旋轉的過熱氣體就能發現黑洞,這些氣體就像水從排水管中流出一樣。在JWST之前,天文學家利用一系列空間和地面望遠鏡研究黑洞。但是它們只能發現最亮的黑洞,包括那些相對靠近地球的黑洞。JWST則被設計用于觀測來自遙遠宇宙的光,以及更遙遠的黑洞,包括那些天文學家認為太暗而無法探測到的黑洞。
宇宙中的距離可以用、被稱為紅移的量來測量——物體的紅移越高,它就越遙遠,在宇宙歷史上出現的時間也就越早。JWST新發現的許多黑洞的紅移在4到6之間,這相當于宇宙大約10億到15億年的時間。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家Jorryt Matthee說,在JWST的圖像中,這些微弱的黑洞看起來像小而不起眼的斑點,但“它們與周圍的星系明顯不同”。
到目前為止,JWST在這些紅移處發現的微弱黑洞數量大約是之前已知黑洞數量的10倍。
JWST 還發現了幾個有史以來最遙遠的黑洞。記錄保持者位于一個已經被充分研究的星系GN-z11的中心,該星系的紅移為10.6。這表明,早在宇宙大爆炸4億年后,黑洞的種子就已經形成,并能夠創造出超大質量的天體。英國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Hannah übler說,即將進行的觀測將要探索GN-z11周圍過熱氣體流動的細節,這可能會揭示黑洞如何影響其周圍的空間。
JWST還在CEERS 1019星系中發現了一個紅移為8.7的疑似黑洞。在宇宙形成的最初5.7億年里,該黑洞以某種方式積累了太陽質量的900萬倍。?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48550/arXiv.2308.0123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