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天津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助企騰飛。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委了解到,由其牽頭的“開辦企業”“市場監管”兩項指標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后,我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日前首個關于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讓“標桿”更“宜商”,包括5月1日起將在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試行企業登記確認制等在內的措施正在快馬加鞭落實之中。
據了解,“開辦企業”指標在2021年被評為2020年度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市場監管”指標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2019年度和2020年度連續兩年被評為“標桿城市”,反映出我市在企業開辦便利度、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以及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監管機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實際情況。
助力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我市持續發力,日前,《天津市市場主體登記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進入實施階段。其聚焦制度創新,聚焦企業發展難點痛點問題,聚焦改革舉措的耦合性、協同性,規定了一系列登記便利化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具體制度,打出了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持續優化公平公正公開市場環境的“組合拳”。
在進一步減權賦能上,《若干規定》強調增強調動市場主體競爭力和活力,比如5月1日起將在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登記確認制改革試點,給市場主體更大自主權,為進一步深化市場主體登記制度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在簡化市場主體跨區遷移程序上,正在加緊落實給市場主體“遷移自由”,將原來遷入預審、遷出審核、遷入登記3個環節整合為遷入登記一個環節,實現市場主體跨區遷移“一地辦”“一次辦”,變“至少跑3次”為“只跑1次”。
在優化服務上,市場主體實現登記“網上辦”,更多事項“掌上辦”,同時,《若干規定》首次建立歇業備案制度,給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提供重整旗鼓、獲得新生的機會以及休養生息的緩沖期,使其能“滿血回歸”,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供制度保障。(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
(文章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