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鋰電板塊還能笑多久 ?
4月29日,鋰電池板塊持續走強,融捷股份、天齊鋰業漲停,西藏礦業漲8.89%,中礦資源漲6.55%。近日,澳大利亞鋰礦商Pilbara開展的2022年首次鋰精礦拍賣價格再度創下新高,相較于半年前大漲140%。
自去年9月鋰電板塊股價回調以來,天齊鋰業市值從近2000億高峰跌落,幾近腰斬,但也有融捷股份凈利潤暴增13996.26%。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鋰礦概念股發現,盡管股價跌宕起伏,但近八成鋰礦企業在2022年一季度仍然大豐收,凈利潤出現正增長,其中12家企業凈利潤漲幅超100%。
不過,伴隨鋰礦價格過高,已經導致市場僵持。隆眾資訊表示,近期下游需求羸弱,對當前市場高價極顯排斥,多數上游企業無意低價售貨,挺價意愿明顯,市場僵持觀望氣氛加重。
鋰礦身價頻見漲:新能源汽車“吃不消”
時隔半年,澳大利亞鋰礦商Pilbara于北京時間4月27日開展了2022年首次鋰精礦拍賣,作為鋰礦價格的重要風向標之一,這次拍賣引人關注。最終,此次拍賣共計5000噸,拍賣成交價為5650美元/噸。根據隆眾資訊測算,這個拍賣價格對應的電池級碳酸鋰成本將超過37.38萬元/噸。
早在2021年9月14日,鋰礦價格不斷上漲,百川盈孚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報價15.63萬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報價14.87萬元/噸。
到2021年10月,Pilbara進行了鋰礦拍賣。當時,Pilbara拍賣成交價格為2350美元/噸。華西證券當時計算,按照這個價格,生產加工出一噸碳酸鋰的成本約為16.5萬元/噸。
顯然,鋰礦的售價已經不及10月拍賣出的鋰精礦價格生產鋰鹽的成本。彼時華西證券提出,2022 年全球鋰精礦供給約束明顯,鋰礦鋰鹽價格高點難猜。
此后,鋰礦價格仍不斷上漲。信達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鋰價維持9萬元/噸左右的價格,進入第三季度,隨著新能源車進入消費旺季后,鋰價開啟了第二波加速上漲,再度實現翻倍漲幅且創歷史新高,超過18萬元/噸,到第四季度,鋰價在19萬-20萬元/噸持穩運行,11月底開啟了第三輪加速上漲。
鋰電不斷漲價,下游新能源車企紛紛漲價。
自2022年1月以來,新能源車企頻頻官宣漲價:極星2漲價5000元、幾何EX3漲價7000元、零跑T03和極氪001均漲價8000元、哪吒汽車漲價2000-5000元、歐拉好貓漲價1.2萬元。
此外,3月10日起,特斯拉部分車型5天漲了3萬。3月15日晚間,比亞迪宣布全系列漲價。
“黑貓單臺虧損超萬元”,歐拉品牌CEO董玉東發聲稱,雖然歐拉品牌背后有產業鏈的優勢,但是這款時尚親民的小車仍給公司帶來了巨額虧損。以黑貓為例,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后,歐拉黑貓單臺虧損超萬元。在成本壓力之下,黑貓暫停銷售。
多位業內人士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在新能源車產業鏈中,動力電池的主要材料鋰、零部件的主要材料鎳等原材料都在大幅漲價。特斯拉銷售人員今年3月也表示,新能源車漲價是必然趨勢,鋰、鎳等原材料的漲價可能會持續半年到一年,最近半年特斯拉再降價的可能性很低。
截至2022年4月,碳酸鋰價格不斷突破新高,達到51.7萬元/噸。而4月27日,鋰礦拍賣價格再創新高,而且相比于半年前增長了140.42%。
五成鋰礦概念股營收翻倍,最高凈利漲10多倍
風口之上的鋰電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其中,上游是原材料開采、生產、加工企業,包括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融捷股份等公司,也就是概念股中的“鋰礦公司”。
中游企業則主要是零部件、鋰電池生產企業,包括“鋰茅”寧德時代、德賽電池,也包括制造電機的江特電機、國軒高科、濰柴動力等。
至于下游企業,主要是運用鋰產品的整車企業,比如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在整個產業鏈中,也有整車企業希望進軍中游、上游。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比亞迪就不斷與鋰礦企業攜手合作,以此獲得更加穩定的貨源。
在A股,鋰礦概念股與鋰電池概念股大不相同,前者僅有19家公司,而后者多達262家公司。截至4月29日,19家鋰礦概念股的市值前五名分別是比亞迪、贛鋒鋰業、融捷股份、中礦資源、天齊鋰業。此外,概念股中還包含鹽湖股份、國軒高科等。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從鋰電池概念股來看,市值前五名則包括德方納米、寧德時代、邁為股份、北方華創、比亞迪等。
無論是從營業收入增長率還是凈利潤增長率來看,鋰礦概念股2022年一季度都實現豐收。
19家概念股中,有15家營業收入正增長,占比達到78.94%。其中10家增長幅度超過100%,占比達到52.63%。營業收入漲幅前三名分別是中礦資源、融捷股份、贛鋒鋰業,達到399.02%、339.46%、233.91%。
中礦資源在一季報中稱,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新能源、新材料市場需求增長顯著,公司主要產品鋰鹽、銫鹽及甲酸銫租售業務生產經營良好。公司新建的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和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于2021年11月達產,公司6000噸氟化鋰生產線改擴建完成。 新建產能的釋放和鋰鹽產品價格的上漲使公司盈利能力同比顯著提升。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19家概念股中,凈利潤增長率則更高,15家公司凈利潤正增長,其中12家增長幅度超過100%。在前五名中,融捷股份凈利潤漲幅高達13996.26%,鞍重股份大幅增長3172.86%,雅化集團激增1210.02%,中礦資源增848.73%,江特電機增809.81%。
對于融捷股份的增長率,公司一季報稱,受宏觀政策和市場需求增加的影響,新能源行業景氣度持續提高,鋰電池行業上游材料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鋰電材料和鋰電設備的需求持續增加,公司鋰精礦、鋰鹽、鋰電設備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大幅增加。經營鋰鹽業務的聯營企業大幅盈利,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大幅增加。
業績排行榜上第六名至第十名,贛鋒鋰業增640.51%,西藏礦業增557.72%,鹽湖股份增340.91%,比亞迪增240.59%,紫金礦業增143.88%。
知名鋰企業贛鋒鋰業也在一季報中指出,公司盈利增長主要是本期鋰鹽產品價格和銷量均上升所致。
一片漲聲中,賺得最多的五家企業分別是紫金礦業、贛鋒鋰業、鹽湖股份、雅化集團、比亞迪,凈利潤分別達到了61.24億元、35.25億元、34.97億元、10.22億元、8.08億元。
而從營業收入來看,入賬最多的則是比亞迪,營業收入達到668.25億元。比亞迪躋身鋰礦概念股,離不開近期布局。
今年3月22日晚間,盛新鋰能發布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其擬以42.99元/股發行價格定增不低于4652.2萬股且不超過6978.3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而比亞迪則成為了盛新鋰能的戰略投資者。
根據協議,盛新鋰能屬于比亞迪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比亞迪將盛新鋰能納入長期戰略合作的供應商名錄,在同等條件下將盛新鋰能作為優先采購對象,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早在今年1月,比亞迪就想進軍智利的鋰礦開采項目,涉及金屬鋰產量配額8萬噸,但是智利法院隨后卻將這筆項目暫停。
天齊鋰業市值幾近腰斬,“高價”市場仍將博弈
鋰電板塊持續火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從2021年4月30日至2022年4月29日,不少上市公司股價翻倍,前復權區間漲跌幅超過100%,其中就包括大漲227.26%的鹽湖股份。此外,江特電機漲204.95%、中礦資源漲169.73%、西藏礦業漲124.97%。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末,鋰電板塊掀起漲停潮,但在9月,鋰電板塊見頂,此后出現持續調整,股價跌跌不休,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至今已經腰斬。
天齊鋰業在2021年初時股價僅為30元左右,隨著鋰礦價格不斷增長,公司股價也持續暴增,到2021年8月27日收盤價為133.22元,市值沖上近2000億元新高。但是在板塊回調后,天齊鋰業股價榮光不再,截至4月29日收盤,股價僅為76.43元,市值為1129億元。
從2021年4月30日至2022年4月29日前復權區間漲跌幅來看,高開低走,天齊鋰業這一年股價漲了61.41%。
鋰價上漲還能持續嗎?對此,信達證券預計,未來幾年鋰價整體仍將維持高位運行,預計鋰供需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產業鏈將長期維持低庫存水平。假設2022-2024年碳酸鋰價格分別為40萬元/噸、35萬元/噸、30萬元/噸,鋰精礦價格分別為5000美元/噸、4500美元/噸、4000美元/噸,考慮公司鋰礦自給率,碳酸鋰成本分別為23.6萬元/噸、21.4萬元/噸、17.5萬元/噸。
鋰礦價格過高,已經導致市場僵持。隆眾資訊表示,近期下游需求羸弱,對當前市場高價極顯排斥,貿易商下調促銷,市場貿易低價電池級碳酸鋰在42萬元/噸-43萬元/噸,個別生產企業受資金壓力影響,價格下降明顯,多數企業無意低價售貨,挺價意愿明顯,市場僵持觀望氣氛加重。
在隆眾資訊看來,Pilbara此次拍賣價格無疑為市場注射一針強力安心劑,受限于貨量影響,雖然拍賣價格對市場整體指導意義不大,但在市場情緒氛圍上確實會起到一點提振作用。對于鋰鹽企業而言,此次拍賣價格有了新的利好支撐,雙方博弈時間將會拉長,企業挺價信心加強,短期價格將出現持穩或跌勢放緩的情況。此次拍賣更多的是對9、10月市場的預估。
(文章來源:新京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