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6月6日上午,廣州市舉辦南沙新區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政策體系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推介南沙新區全新的“四鏈”融合政策體系。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魏敏介紹,該政策體系是國家級新區首個“四鏈”融合政策體系,通過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產業發展環境,構筑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互促的產業新高地,走出走好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據介紹,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南沙將從落戶獎勵、經營貢獻、高管人才、辦公用房、企業上市、提升能級、技術研發、股權投資等方面提供針對性支持,便于企業、人才按政策措施“對號入座”,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四鏈”融合政策文件還將從用地支持、辦理落戶、員工安居、交通出行、項目審批、企業掛點服務、市場推廣、人才一站式服務等方面給予企業和人才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在啟運港退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國際航運保險稅收優惠、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等方面與上級政策充分聯動,實現效應疊加。
魏敏表示,南沙將對研發和人才團隊的支持擺在重要位置,針對企業研發創新需求,給予新型研發機構最高1億元補助;對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獎勵最高1億元。對企業、人才提供“百分百”的扶持力度。落戶企業可享受企業經營、高管個人收入及上市后股權行權“100%”三重經濟貢獻支持。企業進駐重點集聚區給予最高3年免租扶持。加強企業資金支持,成立了總規模50億元的南沙產業引導基金,給予企業股權投資支持;設立最高1億元的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對世界500強、獨角獸、主板上市企業等龍頭企業,可給予綜合政策支持。
目前,南沙已聚集高層次和骨干人才1.7萬人。其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已匯聚17個院士團隊,暗物智能、宸境科技等一批準獨角獸企業已集聚超百名海歸、外籍人才落戶南沙。南沙從2017年開始實行針對學歷人才的新引進人才補貼政策,在新政策中提出了更具競爭力的青年人才政策條款。初步統計,近年來新引進人才補貼發放人員中碩士和博士占比超過30%,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人才成為新南沙人。
“落戶獎由最高2000萬元提升至最高3000萬元;經營貢獻獎由最高95%區級經濟貢獻獎勵提升至最高100%區級經濟貢獻獎勵;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獎勵的標準提高至最高1000萬元?!蔽好艚榻B道,與區內原政策相比,新政策總體力度提升。如產業鏈集聚方面,南沙提升了落戶、經營貢獻、高成長企業扶持、產業聯動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據了解,近年來,南沙“真金白銀”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全鏈條發展,已集聚超620家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企業,形成具有南沙特色的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獨角獸”及上市企業分層培育機制,2021年就有14家企業入選全市首批“獨角獸”企業榜單,兆科眼科、云從科技等一批科創企業成功上市,廣東首家商業航天獨角獸中科宇航落地南沙,創新成果加速涌現。
南沙發揮政策優勢賦能產業發展,不斷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自2018年以來,南沙已累計投入超150億元支持企業和人才發展,加快推動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繪制一幅“未來產業生態版圖”。
南沙區科學技術局局長鐘偉彬表示,今年3月,廣州元宇宙創新聯盟在南沙創享灣掛牌成立,打響了廣州在“元宇宙賽道”的“第一槍”,為搶占元宇宙產業發展先機,南沙近期還將出臺推動元宇宙生態發展的具體措施,力爭將南沙打造成為元宇宙創新發展高地。
云從科技董事兼高級副總裁楊樺說:“公司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及南沙‘四鏈’融合政策等助力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政策措施支持,廣州及南沙擁有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使得我們的企業可以快速發展”。
博雅輯因副總裁、廣州中心負責人石佳表示:“南沙這次發布的‘四鏈’融合政策體系,精準地抓住了地區發展的關鍵要素,作為在南沙發展的企業,感到非常興奮,更加堅定了在南沙擴大產業的決心”。
本次發布新的政策體系,是南沙立足新發展階段,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的一個新開端。接下來,南沙將做好政策落地兌現工作,抓緊編制出臺總部經濟、汽車產業、特色金融、生物技術、專精特新、離岸貿易、外商投資、知識產權、港澳青創等多個特色領域專項政策文件,持續給企業和人才送上南沙“大禮包”。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