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州天氣發布的微博,廣州正在經歷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71年的最長高溫過程。7月9日以來,已連續錄得19個高溫日,預計于本月底結束,將持續23天,超過2007年7月19日至8月8日高溫過程持續21天的歷史紀錄。
南都記者梳理自2012年以來的廣州市年度氣候公報發現,2021年的平均氣溫已創歷史新高,且去年的高溫天氣呈現出現早、結束遲、過程強、日數破紀錄等特點,高溫天數最多達59.2天,高溫過程次數多達22次。
(相關資料圖)
縱觀近10年的高溫持續情況,2020年7月11日至30日出現了近十年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過程,單次長達20天,僅次于2007年的21天。據2020年廣州市氣候公報介紹,受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偏西控制華南大部的影響,達到特別嚴重影響等級,也是2005年至當時最強的高溫過程。而廣州正在經歷的本輪高溫情況,極有可能超過當時的強度及持續時間。
梳理10年高溫數據,廣州年內最長高溫過程多出現在7月中下旬,亦會涉及到6月及8月的情況,而2021年的最長的高溫過程則出現在了9月,自8日至17日,長達十天,也是9月歷史最強高溫過程。去年廣州最強的高溫過程仍然出現在7月,持續一周左右,大部分區域都在此期間錄得去年最高氣溫。
部分年份在五月初就迎來了高溫天氣,如2020年的5月3-5日出現高溫過程,為歷史第二早,2021年則在5月9日迎來第一個高溫過程,為歷史第三早。
從每年的平均高溫日數來看,除了去年破紀錄的59.2天,廣州絕大多數年份的平均高溫日數不超過40天,然而2014年達到48.6天,較前一年多出26.4天,較常年偏多31.9天,在當時創下年高溫日數新高。
本輪高溫天氣中,
廣州市區已連續發布4次預警
6月23日至29日,廣州市區發布了長達近七天的高溫黃色預警,是今年的首個高溫預警信號。進入本輪高溫天氣后,自7月10日早上8時開始連續發布了4次各等級的高溫預警信號,至22日下午三時均為黃色預警,持續近13天,后升級為橙色預警,持續4天左右。
7月25日中午12時,受異常強盛副高影響,廣州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涉及天河、越秀、花都、黃埔、白云、荔灣、海珠等7區。紅色預警意味著天氣酷熱,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9攝氏度以上。
根據廣州天氣微博消息,這是自2006年來廣州第二次發布紅色預警。此前,第一次高溫紅色預警發布是在2017年8月22日,受臺風“天鴿”影響,涉及白云、海珠、番禺、花都等區。
7月26日17時15分,高溫紅色預警降為橙色,目前仍在持續當中。另外,7月23日上午10時,越秀區與天河區森林火險黃色預警信號首先生效,并逐步擴展到全市各區,目前尚未取消。
根據廣州氣象臺27日14時發布的天氣趨勢,今明兩天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各區最高氣溫為37-38攝氏度;7月29日到8月2日,天氣略轉不穩定,午后局地有雷陣雨,然而氣溫仍然較高。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