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長沙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長沙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確,實施“10+10+10”行動方案,即推進碳達峰十大重點任務,打造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十大零碳低碳試點示范區。
(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李鵬長沙報道2月16日,長沙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長沙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確,實施“10+10+10”行動方案,即推進碳達峰十大重點任務,打造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十大零碳低碳試點示范區。
《方案》提出,到2025年,長沙市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取得階段性成果,工業企業用能效率持續提高,煤炭消費總量逐漸下降,成品油消費基本穩定,風、光等可再生電源裝機規模大幅提高。到2025年,全市單位GDP能耗較2020年下降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0%以上;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穩定在55%左右,森林蓄積量達3500萬立方米以上。
到2030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取得顯著成果,重點用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基本形成,綠色低碳技術取得創新突破,綠色節能生活成為大眾選擇,綠色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健全。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下達的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2%以上,新能源發電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持續穩定在55%以上,森林蓄積量達4100萬立方米以上。
《方案》提出實施“10+10+10”行動方案,即推進碳達峰十大重點任務、打造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十大零碳低碳試點示范區。通過推動十大重點任務落實,統籌協調十大標志性工程開展;以打造十大標志性工程為抓手,推動十大重點任務落地實施;以十大零碳低碳試點示范區的建設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如期實現碳達峰。
十大重點任務包括推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構建低碳安全能源體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低碳集約建設水平、形成綠色低碳交通方式、提升生態固碳增匯能力、創新科技降碳方式、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深入開展達峰試點工作。
十大標志性工程包括新能源利用“倍增”工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工程、低碳建筑“標桿”工程、綠色建造“領跑”工程、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工程、長沙黃花T3碳中和機場“名片”工程、公交都市建設“升級”工程、新能源汽車“普及”工程、生態降碳“賦綠”工程、低碳試點示范“創建”工程。
十大試點示范區域包括湖南湘江新區近零碳示范區、自貿區長沙片區碳達峰先行先試示范區、馬欄山近零碳示范園、長沙高新區低碳試點園區、長沙經開區低碳試點園區、長沙縣碳達峰示范縣、大澤湖片區“海歸小鎮”生態智慧城、先進計算產業聚集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岳麓區綠色低碳交通試點、公共機構節能改造試點等。
其中,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在試點近零碳園區中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基礎。首先是文化創意作為園區的主導產業,是典型的綠色產業,使其創建近零碳園區具有天然的優勢。其次,在馬欄山園區的核心新建區已建立了區域能源站項目,分南、北兩區域供能,分別采用河水源和污水源熱泵系統作為主要冷熱能源、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輔助供能的復合式能源方案。通過區域能源技術,淺層地熱能利用占比高達59%,與采用傳統能源相比,綜合節能率達27%,年節約標準煤耗量6017噸,減排效果顯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4849噸、二氧化硫447噸、氮氧化物223噸、煙塵4051噸。
除此之外,2021年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針對現有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特點,制定了《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近零碳試點示范推進方案》,通過對核心新建區2.82平方公里物理邊界范圍內活動產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況進行系統分析,確定核心新建區碳排放量預計將于項目基本建成并穩定運營的2027年左右達到峰值,并通過分析國內近零碳試點示范工程目標設置情況,結合馬欄山產業特色及發展定位,確定了核心新建區近零碳發展目標。碳排放總量較達峰年下降60%以上,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較達峰年下降80%以上。在近零碳情景下,園區核心新建區通過在產業建筑、交通、能源供給、數據中心等各領域不斷推進節能減碳工作,可于2050年左右部分實現近零碳發展目標。
(作者:李鵬)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