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浪潮持續洶涌,最近一個多月,各種AI大模型、生成式AI應用密集面市,與此同時,圍繞生成式AI的討論——AI技術會主宰內容生產嗎?對產業的商業模式會帶來哪些顛覆及創新機會?AI會率先取代哪些類型的職業?……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議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技術經濟學博士、暢銷書《AIGC:智能創作時代》作者杜雨在參加《中國經營報》觸角“零觀科技”直播欄目時,對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機遇和挑戰”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記者了解到,《AIGC:智能創作時代》是由中譯出版社于2023年3月出版的一本系統性科普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圖書,結合生動的比喻與有趣的案例,展現了從機器學習到智能創造,從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戶生產內容)到AIGC的生產力變革歷程,面向關注未來科技的從業者、創業者、投資人、政府部門等讀者群體,重點介紹了AIGC的商業落地場景以及發展趨勢。
“一個重要指標是機器參與的程度直線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伴隨著生成式AI的這波浪潮,諸如ChatGPT、AIGC等熱門詞進入公眾的視野。杜雨指出,AIGC指的是一個整體行業,ChatGPT是一個應用產品,嚴格來說,ChatGPT是AIGC中的一個子集。AIGC,區別于傳統的PGC與UGC,指的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去生產內容——不只限于生成文字、圖片,還有音頻、視頻等,寫代碼編程也涵蓋其中。這一演進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機器參與內容生產工作的程度是直線上升的,而相對應的人工成分是下降的。”
以視頻制作為例,過去一個人獨立完成整個影片的策劃、拍攝、制作、剪輯、發布等是相當困難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現在視頻制作的門檻已經大幅度地降低了,可能一個小型團隊甚至一個人就可以借助AI工具且花費很少的時間完成,各種類型的AI工具可以直接參與到前期的內容策劃建議,中期的視頻拍攝,后期的剪輯制作中。杜雨提到,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新聞資訊,對于一些模板化較強的內容,AI已然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大量的資訊信息都是由AI來撰寫的,包括記者采訪后錄音整理可以通過錄音轉文字來實現,在圖文傳播中會大幅節省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時間。”“還有像短視頻中的氛圍營造,很多音樂也并不是人工錄制的,而是由AI生成的。”
在杜雨看來,隨著技術的持續進化,AI未來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參與度與滲透度必然越來越大。在這種趨勢下,我們需要更多地掌握對AIGC的認知與理解,從而能夠更好地運用相關工具來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賦能”。
“我們仍然需要會計師,只是他們用的工具變了”
AI會取代人嗎?這是AI技術在發展中持續被提出的問題,尤其是ChatGPT問世以來,更在全球范圍內引發爭議,甚至引發一定的恐慌與擔憂。
杜雨認為,這一問題的本質實際上是人機關系,是一個使用者與工具之間的關系。“雖然今天AI可以高效地去生成各種內容,但它本身是沒有思想的——它不知道我們為什么要生成這篇文章、這樣的視頻或圖片,即沒有目的性,目的只有人知道,是人帶著目的去使用工具。因此,它替代的是在技術層面——過去非常繁瑣、耗費大量精力的一些工作,不能替代的是思想層面,最終應該是一個人機和諧共存、共生的關系”。
“從財經領域來看,我們使用Excel工具做數據分析處理,現在AIGC的技術或軟件產品出現,取代的是一些工作方式,終究替代不了人。不能說因為Excel出現了,我們不用算盤了,我們就不需要會計師了,事實是我們仍然需要會計師,只是說會計師使用的軟件更先進了。”杜雨說道。
杜雨著重提到了短視頻制作這一場景,隨著更智能化的AI大模型出現,人可能只需要給機器一些指令,就能夠生成一部質量不錯的短視頻。現在各種智能剪輯軟件已經支持“圖文一鍵生成視頻”“不同風格化表達”“字幕生成”“背景音樂適配”等功能了,節省了大量人力。那么錄音師、剪輯師的工作是否受到威脅呢?杜雨表示,機器替代的是一些對內容質感沒有較高要求的剪輯工作,更加精細化、有藝術感的視頻仍離不開人的參與。
“產業上中下游都會有新的機會”
杜雨表示,ChatGPT風靡全球,短短兩個月里用戶數破億,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目前,國內外都有大量的企業參與到AIGC領域或相關賽道中來,現在要去計算AIGC的商業空間和市場規模還為時尚早。如果從商業收入口徑來看,AIGC目前還處于一個嬰幼兒階段,不能與現在很多的成熟產業相比。之所以吸引全世界的關注,最重要的在于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公眾及市場都對AIGC給予了很高的期待與信心。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新的技術突破,核心是看它是否真的在解決一個人類的需求,或者潛在需求。
談及投資關注的方向,杜雨指出,第一階段,生成式AI帶來商機的可能在內容領域,因為門檻低、更符合社會大眾的娛樂需求;第二階段,可能會在科研領域,即加速AI for Science的趨勢,大幅提升做科研項目、分析論文的效率,比如醫療領域,新藥研發的周期會受益而大幅縮短,加快進入臨床階段。“長遠來看,AIGC必然會滲透到我們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確實是一個具有巨大商業潛力的賽道。”
《AIGC:智能創作時代》一書從投資人角度對整個AIGC的賽道進行了上、中、下游的劃分,產業的上中下游及上中下游的相關產業都將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會出現。比如就以芯片產業為例,AI大模型的訓練離不開大算力的支持,這對于芯片產業來說也將迎來一次優化、性能突破的新機會。當然需要提醒的是,與機遇相伴的還有風險,企業管理者應當在深刻透徹地理解AIGC的基礎上,發現或找到新的增長機會。正如該書傳達的核心思想,“與其逃避,不如擁抱。讓我們一起迎接全新的智能創作時代。”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