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由中國經營報社與工銀私人銀行聯合主辦的“責任觀察室——企業家加油站ESG圓桌會”在線上舉行。
中國工商銀行吉林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張怡在“金融機構助攻產業向善而行”圓桌對話環節中指出,為了更好地適應醫藥類企業的成長發展需要,工行打造了醫藥類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圍繞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從對公金融、個人金融、賦能發展三個維度提供貸款、股權、債券等一攬子金融服務體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精準對接醫藥行業金融需求
醫療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使命。
醫療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助力。“工行致力于為企業運營發展提供支持,并精準地對接醫藥行業的金融需求,充分發揮和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為醫藥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二是積極參與醫藥行業各類科研活動,擴大醫藥行業內外的交流和合作渠道,促進醫藥行業的創新和發展;三是為醫藥行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等問題,促進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張怡指出。
當前,醫療行業融資熱度逐漸上升,醫藥類企業及醫療機構對投融資的需求較為復雜,不同時期、不同規模、不同行業醫藥類企業的融資需求都存在很大差異。基于此,工行圍繞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從對公金融、個人金融、賦能發展三個維度提供貸款、股權、債券等一攬子金融服務體系。
具體在產品上,張怡介紹道,工行推出了創新積分貸、科創專利貸、科創認股貸、創業創新貸等一系列針對性比較強、市場口碑比較好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產品服務支持。除傳統的信貸融資需求外,工行還注意發揮集團的綜合化金融服務優勢,為醫藥類企業尤其是成長期的醫藥類企業提供包括融資在內的全口徑融資服務。
據了解,工行吉林分行緊跟總省行的戰略部署,打造醫藥企業普惠新場景,例如吉林通化分行成功發放了全國首筆“醫保貸”,基于對醫保兩定機構的回款進行融資貸款,實現了創新業務的突破。下一步,工行吉林省分行還將繼續推動金融科技和醫藥產業深度融合,為醫藥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包括現金管理、財務顧問、風險管理等方面專業服務。
供需兩端助力產業升級
張怡指出,整體來看銀行金融機構對于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以下促進作用:
第一,在風險控制方面,工行加強對醫藥類企業的風險管理和信用評級,從融資的角度分析醫藥類企業經營風險,完善企業風險控制水平,提高企業風險防范能力。
第二,在融資審批方面,工行為重點醫藥類企業開辟綠色審批通道,縮短審批和放款流程,滿足企業緊急融資需求。今年3月,工行吉林分行為當地一家優質生物醫藥企業發放5億元信用貸款,從審批到放款僅用3個工作日,及時高效地滿足了企業運用資金的需求。
第三,在資源整合方面,工行通過和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多方面合作,整合各方資源,促進醫藥產業創新和協同發展。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金融業把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一方面,工行積極對接“十四五”時期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積極配置金融資源,做好新制造業、新服務業、新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融資布局,幫助提高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工行通過優化金融產品、擴充消費場景、提供費率優惠等措施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
“金融是促進消費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工具。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要聚焦于就業、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民生重點領域,持續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推進金融服務下鄉,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和更豐富的消費場景,努力提升金融服務的安全性,運用科學手段提升賬戶管理水平,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把握傳統消費升級、新型消費擴容機制,推出更多精準適配的產品和服務,促進供需兩端同發展、產業消費雙升級,更好地實現金融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和金融安民。”張怡說。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