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萬物繁盛。
公館鎮黃坭塘村近萬名村民迎來第一路公交車,袂花鎮以交通銜接助力茂名“第一圈層”城市布局成型成勢,油城墟講述著金塘鎮的發展故事……
茂名市茂南區9個鎮、8個街道、239個行政村(社區)拿出“看家本領”,積極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
【資料圖】
新春開年,廣東不斷強調突出縣域振興,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接過省、市的賽跑棒,茂南區圍繞茂名市委賦予的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新使命,先后召開“百千萬工程”動員大會、宣講培訓會,成立指揮部、組建工作專班、謀劃出臺分類考核評價體系。
執行速度之快,執行力度之大,執行思路之明確,是茂南區前所未有的。茂南區由區級、鎮級、村級黨政“一把手”部署落實“百千萬工程”,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建什么精什么,順暢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從根本上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百花齊放,各美其美——眼下茂南正推進“百千萬工程”走向縱深。
項目為王
“強區促鎮帶村”造引擎
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關鍵是要發現和重塑縣、鎮、村價值。茂南給出的回答是:堅持“項目為王”,擴容提質產業園,打造縣域經濟主引擎。
今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茂南提振工業的重要抓手當屬抓好佛山(茂名)產業轉移合作園建設。按照廣東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協作工作部署,禪城區與茂南區建立縣級幫扶協作關系。今年上半年,茂南與禪城一來一往,招商引資步伐越走越快。
目前,已有12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落地佛山(茂名)產業轉移合作園茂南片區,類屬汽車零部件項目、汽車商業服務項目。
按照規劃,佛山(茂名)產業轉移合作園茂南片區、茂南石化工業園和茂南公館產業園納入茂名市承接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范圍。佛山(茂名)產業轉移合作園茂南片區是推動佛茂產業共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
平整土地、圍蔽……佛山(茂名)產業轉移合作園茂南片區內馬不停蹄地趕工,爭取落實產業轉移項目后立馬供地建設。
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為制造業項目保障用地空間更是茂南堅持“制造業強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我們持續落實‘一企一策’靠前服務,尤其要用好50億元產業基金,為企業解決融資、用地、用林、用能等問題?!泵蠀^委書記廖述毅說,茂南將持續提供集成式服務,用好“四化”工作法,確保每個簽約項目都有人推、每個落地項目都有人跟,全面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作為中心城區,茂南區具備工農同步發展的優勢。不久前的茂南“百千萬工程”培訓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利庠教授曾提到“很多地方產業富民不強縣”這一問題,這與茂南17個鎮(街道)的突圍思路不謀而合:升級改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并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順勢而為,茂南提出,將用好用活“三資”平臺,推動土地流轉產生更大效益、“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提質擴面,做好“土特產”文章,逐步形成“生產在農戶、基地在鄉村、加工在鄉鎮、流通在區城、增收在農民”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夏日生機,從茂南區謀篇布局“強區促鎮帶村”開始。
示范帶建設
激活鎮域“一池春水”
鎮域是連接縣域和城鄉發展的重要單元,是“百千萬工程”最關鍵一環?,F下,茂南精準定位鎮街發展方向,借力“工”來補“農”,堅決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金塘鎮是茂南區的中心鎮,坐落其中的油城墟是茂名市“百墟千村振興計劃”中展現油城文化的重點建設項目。
通過活化利用工業遺產——露天礦生態公園,金塘鎮成為生態文化與工業文化相結合的鄉村振興示范點:通過打造舊鎮街油城風貌,從“油”城到“游”城的風貌轉變,同時金塘鎮的墟鎮改造又給露天礦帶來了人氣、生機。
“我們堅持用好鄉村振興‘一四五’工作法,強化圩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以國家衛生鎮創建、城鎮改造工程、農房風貌管控等為抓手,建設凸顯特色的美麗圩鎮,解決城鄉‘兩張皮’問題。”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呂國記說,要因地制宜發展都市農業、種業農業、智慧農業,挖掘培育“微動力源”,激活鎮域“一池春水”,打造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效益明顯的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高質量發展最大的潛力和后勁在農村。“以‘金塘油城墟’和示范帶建設為牽引,升級優化露天礦生態公園,結合油城墟建設打造一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圍繞水美鄉村·精彩100里、袂花江再建兩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泵蠀^委副書記何龍江透露,將加快鄉村建設行動,努力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力爭今年底前茂南區68%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墟村聯動,茂南正在構建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無論是新農村建設還是鄉村振興,或是‘百千萬工程’,20年來唯一不變的就是鄉風文明。”張利庠認為,做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夯實城鄉融合根基的關鍵。
金塘鎮白土村、新坡鎮車田村、羊角鎮田心村入選省級“民主法治村”……茂南區進一步深化鎮街體制改革,把鄉鎮打造成為鄉村治理中心、經濟中心和農村服務中心,形成“區城—中心鎮、專業鎮—樣板墟—普通圩鎮—中心村”等多層級多節點城鎮體系。
一鎮一景,到2025年,茂南將建成一批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五美”圩鎮和地方特色突出的美麗鎮村風貌帶。
融入城市布局
城與鄉雙向奔赴
“把城區的優勢、鎮的特色、村的資源更好統籌整合起來,在確權、賦權、活權上下功夫,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這是茂南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茂南區全面對接、主動融入茂名市“兩軸—兩個圈層”城市布局,落實省委、市委部署“百千萬工程”的發力點和突破口。
在羊角鎮祿段村的古荔園,一顆“小荔枝”撬動“大產業”,吸引眾多游客了解荔枝文化;紅旗路示范街區先導段建設如火如荼,爭創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和國家旅行休閑街區;人民南五、六路等瓶頸路將接續打通……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彰顯著茂南區推動城市從“小東江時代”進入“袂花江時代”,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建設有特色、有溫度、高品質城市的決心。
“只有統籌推進好縣域的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要素,才能找準城鄉融合發展的切入點,把城鄉關系擺布好、處理好。”何龍江認為,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必須與城市規劃緊密結合,“預留充足的發展空間,才能激發更多的發展潛力?!?/p>
茂名大道旁,在羊角鎮愛群村的450畝雄鷹巖場上,挖掘機、推土機揮舞著“臂力”進行填土和鋪設,一場生態修復“加速賽”正在上演。
雄鷹巖場地處茂名城北片區,該片區是拓展提升“第一圈層”發展空間和輻射力的重要區域,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沒有產業。待生態修復之時,彼時“資源變資產”,短板變長板。
近年來,茂南區在茂名市經濟社會發展考核中位居前列,綠色石化產業集群超百億元,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茂南的面貌刷新與“百千萬工程”的縱深推動,是一場城與鄉的雙向奔赴。2025年,茂南區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基本建立,縣域經濟、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也將邁上新臺階。
撰文:楊金鳳梁敏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