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省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國省道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執法管控、組織保障三大方面明確具體管理措施。
重點排查5類突出安全隱患點段
在交通安全設施建設方面,《通知》明確提升國省道“建管養”水平。到2025年底,一級公路及雙向四車道大流量二級公路中央隔離設施應設盡設,鄉道以上支路接入國省道的路口“坡改平”應改盡改。同時,重點排查國省道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長下坡路段,雙向四車道無中央隔離設施路段、穿城鎮路段、事故多發路段和平交路口等“5類突出安全隱患點段”交通安全基礎設施不完善、不規范、風險隱患突出等問題,共同制定隱患整改任務清單。
【資料圖】
限期治理事故多發路段
針對事故多發路段,《通知》要求對近三年發生過3起以上正面相撞亡人交通事故的雙向四車道路段,自排查確認之日起,力爭半年內增設中央隔離設施。對近三年發生過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或死亡人數累計超過5人的平交路口,力爭半年內增設完善警告標志、道路標線、減速帶、警示樁、交通信號燈(含閃光警告信號燈)“五必上”設施。對沖出路面翻墜交通事故導致死亡人數超過3人的路側險要路段,力爭半年內增設完善警告標志、減速帶、路側護欄“三必上”設施。對夜間事故多發路段,一律及時增設主動發光設施。此外,對穿城鎮路段、平交路口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開展“企業畫像”,確定三級風險單位
在交通安全執法管控方面,《通知》指出,各地要緊盯“兩客一危一校一貨一面”、拖拉機、摩電等重點車輛,壓緊壓實國省道沿線企業、學校、村社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公安部門要會同交通運輸、教育等部門,建立重點單位風險隱患定期通報、督促整改、及時反饋制度,利用公安交管大數據開展“企業畫像”,確定高、中、低三級風險單位,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督促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2025年底,道路流量監測設備100%完成建設
為強化通行秩序和安全管控,《通知》強調,交通運輸、公安部門要共同加強國省道視頻監控、卡口等科技裝備建設和數據資源共享。到2025年底,全省國省道省際、市際、縣際流量監測設備應100%完成建設;國省道要實現“平均每3公里一處高清視頻監控和智能卡口”,穿村過鎮路段、平交路口、事故多發路段要做到視頻監控100%全覆蓋。
打造“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
為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通知》建議各地、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深入開展“七進”(進家庭、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進媒體、進學校、進網絡)交通安全宣傳,不斷提高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文明出行意識。以縣(市、區)為單位,打造一批“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無摩電亡人事故示范村”。
各地政府要加強國省道交通安全監管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管理閉環的國省道交通安全監管體系。各級公安、交通運輸、教育、農業農村及相關部門要全面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定期排查國省道交通安全風險點,組織和推動系統深入治理。國省道交通事故多發頻發的地區,市、縣(市、區)政府應及時組織開展國省道交通安全年度綜合治理。
(文章來源:南方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