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是杭州市臨平區和浙江大學校地共建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端裝備領域創新基地。院內設有智能機器人、高端機電系統及工業軟件、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半導體裝備、高端醫療裝備五大研發中心。研究院重點開展技術研究與開發、成果轉移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社會服務等工作,旨在充分集聚臨平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政策優勢和浙江大學技術、人才創新資源,打造以“創新驅動、服務地方、成果轉化、市場導向”為目標的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區。
研究院致力于服務地方發展,推動臨平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助推臨平區打造“未來智造城”,助力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
(資料圖)
聚焦區域產業需求 找準關鍵突破口
緊扣戰略,服務地方,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已成為重要發展戰略,《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十四五”規劃》《杭州市關于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臨平區“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文件的先后出臺,進一步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臨平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自2016年創建浙江省首個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以來,經歷了從智能制造示范到未來工廠、數字化車間的迭代推進;從重點企業突破到數字化診斷全覆蓋。目前已成功創建老板電器、春風動力、阿里迅犀、西奧電梯4家“未來工廠”,智能制造發展已走在全省前列,為研究院聚焦地方發展,賦能地方企業找到了目標方向。
緊貼實際,市場導向,找準問題關鍵所在。研究院積極組織院士專家通過集中調研和專項調研相結合的方式,走訪調研臨平區及經開區的重點企業。同時,研究院開通企業服務微信窗口,通過微信公眾號“智造書屋”,收集企業需求和訴求,為企業提供專家定制化指導,服務地方企業發展。
通過前期調研,研究團隊發現區內企業在推進智能制造過程中還存在著眾多共性問題。區內傳統中小型制造企業居多,一些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對于數字化能夠帶來的技術創新和產業提升認知不明確,數字化轉型的理念不強烈,接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意愿不明顯。從技術層面上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較高技術難度,很多企業在這方面缺少能力及相應的人才,因此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面臨很大阻礙。
瞄準區域發展難題 創建平臺強支撐
創新驅動,科學規劃,打造賦能云平臺。研究院與雪浪云合作,建有工業互聯網區域云平臺,助力區域內企業智能制造改革。平臺入選2022年度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名單。工業互聯網區域云平臺是以服務區內中小企業為主旨,聚焦中小企業共性問題,為企業智能制造提供技術加運維的一站式托管服務,云平臺集結研究院的人才、技術優勢,依托研究院入駐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創建以規模效應降低企業工業軟件應用門檻和成本的新模式,全面賦能區域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為區內中小企業解決投入大、人才貴的主要問題。研究院云平臺與區內企業積極對接,與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并為區內重要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研究院云平臺團隊針對合作企業的研發設計構建了全要素混合數字“孿生體”,進一步提高測試驗證與標定階段的效率,降低測試驗證成本。針對已建成“未來工廠”的企業,研究院團隊推動其從通用離散制造業生產方式朝著智能化方向提升,擴大智能制造領先地位。而針對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數字化改革的認知問題,研究院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沙龍和培訓,提升企業數字化改革意識。
未來,浙江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將持續通過與不同類型的通用型或垂直型適用于服務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SaaS廠商、數字化服務商、當地具有供應鏈協同效應作用的龍頭企業等,形成生態的有機組合和良性的合作伙伴關系,提供診斷服務、解決方案、管理理念提升培養、技能培訓、人才培養、同行跨行跨區域交流、資源整合等形式內容豐富的服務,從技能、人才、軟硬件等方面出發,全方位賦能企業。
強化區域數字引領 創建轉型“加速器”
緊扣實效,共建共享,建設配套計算中心。研究院還建設有高性能計算中心,中心以高性能計算設備和通用計算軟件為基礎,滿負荷運行多種通用仿真軟件,提供流場、溫度場、結構分析、化學燃燒、多物理場耦合等多種仿真能力,通過項目委托、聯合研發和共建研發中心等多種合作方式,解決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改造和性能優化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同時對具備仿真計算能力的企業提供高性能算力資源支持。平臺建成后,已先后解決了高壓水射流機理量化、泵閥內部復雜流道設計、槳—機匹配系統優化等中小企業遇到的各類設計和生產難題。同時,平臺依托自身充足的計算能力為研究院科研項目提供了算力支撐。
研究院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加高性能計算中心的雙平臺,結合研究院的人才資源優勢,帶頭沖在制造業改造升級“第一線”,扎實推進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不斷夯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持續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謝海波 王柏村)
標簽: 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