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過公司自上而下的大力支持,持續打造市場影響力和定價權,重現國金研究所行業前三的輝煌。”這是剛剛履新的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蘇晨,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對于國金證券研究所的未來展望。
作為國內歷史悠久的賣方研究所之一,國金證券研究所曾在2008年至2012年間多次獲得行業獎項,在業界備受好評。在精品化轉型之后,蘇晨的到來也再次讓行業對國金證券研究所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在履新國金證券研究所之前,蘇晨曾先后任職于益民基金、華創證券和興業證券,并在2019年擔任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和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曾獲得多個行業獎項。
對蘇晨而言,10年的行業研究經歷,不僅讓他發現了長期成長性的優質公司所帶來的積累效應和把握行業核心因素起到的關鍵作用,更幫助他在提升研究品牌和人才培養等研究所建設方面獲得了更多啟發,也為國金證券研究所的未來風格和定位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
應對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
新能源研究最具挑戰的就是行業發展的快速變革,蘇晨對此感受頗深。
“3年前,我們從沒想過電動汽車能快速達到目前的滲透率和行業體量。”蘇晨表示,新能源行業的市占率、企業的競爭格局和競爭力變化都十分明顯,行業需求也全面爆發,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更加需要具有針對性的研究分析框架。
光伏風電行業更接近大型工業品的研究框架,終端取決于光伏電站的內部收益率,因此需要從價格、需求和積極性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產業鏈研究更傾向于“供需決定價格”,細分行業內部不同的成本曲線決定了龍頭公司的超額利潤,在長期過剩的情況下,需要挖掘出更多具備長期成長屬性的低成本優勢公司。
“而電動汽車的研究與電子行業的供應鏈框架相似,所以我們在研究初期就建立了包括電池材料和下游車企等一系列供應鏈的跟蹤。”蘇晨說。
在蘇晨看來,對于行業的深度研究應通過對細分行業驅動因子的及時把握,減少對核心判斷的干擾;借助深度跟蹤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對行業歷史和海外市場進行全方位比較。此外,在加強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了解的基礎上,還應對產業競爭格局和產業政策的變化進行及時解讀。
布局國金研究3.0改革
經過公司集團層面自上而下的全面打通,國金證券研究所在不斷改革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與傳統優勢結合并順應行業發展的特色打法。
伴隨國金證券“成為具有高度服務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金融服務機構”發展目標的提出,國金證券研究所的戰略定位也隨之發生變化。面對研究業務的轉型,蘇晨表示,在經歷了“排名制”的1.0時代和“派點制”的2.0時代,“具備定價能力”的券商研究3.0時代已經到來,未來將在多個業務維度大力推行“國金研究3.0改革”:
一是將產業鏈上下游全方位打通,相互驗證,開發不同行業之間的聯合報告產品;二是深度挖掘底層數據,通過專業數據團隊為各行業進行賦能,加強各行業與數據團隊的融合,得出具有特色的報告結論;三是通過傳統優勢業務相互合作,和投行、PE、機構等部門聯合對企業進行深度服務,打造“專精特新”和中小市值板塊有價值的企業,提高長期服務機構客戶的專業研究能力和定價能力。
在研究人才建設方面,蘇晨表示,將通過外部引入和內部培養等多種方式,利用已經積累的完善培訓體系,加強新興分析師培養,不斷擴大團隊規模。
“目前,研究所在新能源、醫藥團隊、電子半導體和宏觀等方面的配置較為齊全,符合經濟轉型改革的強勢行業和一些成長型行業也正在盡量擴充。此外,我們也希望進一步加強消費等細分領域的團隊,培養出更多新銳分析師。”蘇晨表示,希望能夠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將研究隊伍擴大到160人以上,綜合團隊規模擴大到300人。
蘇晨表示,未來將持續打造國金證券研究所的市場影響力和定價權,“我們希望,國金研究所能夠重回行業前三,重現當年的輝煌。”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