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導讀: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落地,5家公司納入臨時被識別名單催化中概股大跌,本次列入名單的公司為首批公布2021年財報的企業,列入名單屬于SEC依據公布的法案及規則實施的常規性步驟,預計未來隨著更多公司公布財報,名單中公司數量還將增加。
為3月第2周市場各主要指數普跌,新股指數單周下跌4.07%,近端次新股指單周下跌4.29%。雖受內外部環境影響A股市場整體震蕩下行,但注冊制新股首日漲幅穩定,打新收益明顯回暖。
摘要: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落地,5家公司納入臨時被識別名單。2022年
3 月10 日,美國證監會發布公告,正式將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5 家公司納入臨時被識別名單。《公司問責法案》在2020 年12 月被美國參議院正式通過,法案于2021年起實施,根據要求如公司連續三年在“確定退市名單”將正式面臨退市程序。《問責法案》通知之初便有統計,超過90%的中概股公司不符合法案要求,本次被列入名單的五家公司即是首批公布2021 年財報的公司,被列入臨時識別名單屬于SEC 依據公布的法案及規則實施的常規性步驟,預計未來隨著更多的公司披露2021 年財報,名單中公司數量還將持續增加。隨著外部局勢持續緊張,近年來美國資本資本市場頻頻發難中概股,本次名單落實也體現了中美雙方監管分歧暫未趨緩,未來中概股回A 或回H 或成趨勢。
3 月第2 周市場各主要指數普跌,新股指數單周下跌4.07%,近端次新股指單周下跌4.29%,次新板塊估值下降。3 月第2 周A 股情緒持續走低,受全球通脹形勢嚴峻、俄烏沖突加劇能源價格上漲等影響,A 股整體大幅下跌,其中次新板塊回調明顯,領跌市場。估值方面,3 月第2 周內外部環境多變,A 股市場整體下行明顯,受此影響市場各主要指數估值均出現下降情況,且處于歷史相對低位水平。其中新股指數PE(TTM)下降1.37,近端次新股指數PE(TTM)下降0.53。
注冊制新股首日漲幅可觀,打新收益明顯回暖。3 月第2 周核準制板塊無個股開板,注冊制板塊6 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75.55%,注冊制新股表現平穩,當周無破發現象出現。3 月第2 周注冊制5 只新股網下發行并上市,共貢獻A/B/C 類投資者打新收益3.78/3.59/1.70 萬元,對應5 億規模賬戶增厚收益率1.18‰/0.94‰/0.61‰,打新收益明顯回暖。
次新股二級市場跟蹤:次新市場整體下跌。3 月第2 周次新市場核準制35 只股票中8 只上漲,平均漲幅為-4.07%;注冊制板塊145 只股票中35 只上漲,注冊制板塊平均漲幅為-3.88%,在市場避險情緒較高等因素影響下,次新市場整體下跌。
風險提示:警惕新股上市破發率再度提升風險。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