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啟了替代燃油汽車的市場進程。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21年,新能源市場零售銷量為298.9萬輛,同比2020年同期的111.1萬輛增長了169.1%。在此背景下,作為傳統燃油汽車市場中堅力量的跨國合資品牌,紛紛迫不及待地推出電動化轉型的方案,開始了“大象轉身”。
距離去年10月份本田中國電動化戰略發布會不到半年時間,廣汽本田于近日發布了全新電動品牌e:NP,此舉加快了本田在中國市場投放電動車型的腳步,并進一步推進本田向電動化品牌的轉型升級。
除了廣汽本田的e:NP,還有豐田的bZ、大眾的ID.,傳統車企借希望于通過全新純電動品牌的建立,重塑消費者對于原有品牌的認知,同時也區隔于傳統的燃油車系列。
不過,從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來看,傳統合資車企遠沒有在燃油車市場那么風光的成績。為此,多家車企均將2030年設定為傳統“大廠”轉型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根據各車企公布的計劃,2030年之后本田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均將為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等電動化車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車;到2030年,大眾汽車計劃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提升至目前在燃油車市場的同等份額;豐田則計劃到2030年時,純電動車型的全球年銷量達到350萬輛,中國市場的表現對于實現這一銷量目標來說至關重要。
■ 探索雙渠道銷售新模式
根植中國,依托中國獨具優勢的“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人才及合作伙伴資源,建立全新的新能源生產線和創新銷售渠道,是傳統車企轉型成功的重要步驟。以廣汽本田為例,其全新新能源專屬工廠將于2024年竣工投產,除全面應用5G技術,還將導入多項先進智能設備及系統。同時廣汽本田還表示將持續投放新產品,預計到2025年以每年1款的節奏持續推出全新品牌系列電動車型。
對于新的銷售模式探索,廣汽本田將針對新能源產品的銷售風格,打造線上與線下雙渠道融合模式。全新升級的云展廳,提供實時3D互動看車及語音講解服務,用戶可通過廣汽本田APP一鍵下訂,實現透明高效的購車體驗。另外,廣汽本田還將打造線下全新的電動化銷售服務店與商超店體系,實現線上看車,線下體驗,線上訂車,線下交付的全新購車體驗,推動傳統車企在營銷模式上的進一步創新。
■ 好產品是消費驅動力
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日益壯大,消費者對于純電動車型的理解和需求更加成熟。無論是大眾的ID.系列還是豐田的bZ新車,傳統車企布局的新能源車型已經開始轉向純電專用平臺打造。
廣汽本田e:NP品牌的首款新車e:NP1就來自全新純電架構e:N Architecture F.據了解,基于e:N OS全棧智控生態系統,e:NP1可以實現從被動智能到主動智能的進化。此外,e:NP1還搭載了本田的DMC駕駛員狀態感知系統,通過識別用戶表情,車機系統會與駕駛員進行交互,進一步豐富駕乘體驗。
從新興的創新體驗,到回歸汽車本質屬性和追求更好生活體驗的角度上來看,中國消費者已經越來越懂電動汽車,同時對新能源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對于傳統車企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好在大象已經開始轉身,在廣汽本田e:NP1之后,本田e:N系列的三款新車已在路上,并將于五年內陸續上市。隨著越來越多傳統車企加快轉型腳步,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進程將迎來新的格局轉變。
(文章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