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管控中,如何確保業務不停頓,確保對亟須資本市場支持的實體企業的服務不中斷,這是不少券商投行人當前所面對的“考題”。
3月27日晚,上交所發布了《關于應對疫情優化自律監管服務、進一步保障市場運行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業界稱“服務30條”),就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相關業務開展做出調整和銜接安排,優化自律監管與服務方式。
券商投行人也積極行動,應對疫情挑戰。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很多投行人通過“遠程”“駐場”等方式守護金融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業務“不打烊”、資金“不斷流”的要求下,確保項目正常推進。
李亞暉,長江證券投資銀行二部骨干,祥云股份IPO項目負責人。上月,他由上海出發,在武漢拜訪客戶后,便趕到祥云項目所在地武穴,溝通協調推進項目進度。連續工作4天后,李亞暉突然接到電話,因來自上海,被當地社區要求集中隔離。
到達集中隔離點后,李亞暉發現房間里只有幾樣簡單家具,生活雖然不成問題,但工作該怎么開展呢?經過申請,隔離點工作人員從庫房中找到了一張桌子。就在這張臨時辦公桌上,李亞暉開始了他的隔離期的工作。
靠著手機熱點支撐網絡,他開始遠程工作,與客戶、其他合作中介機構、項目組小伙伴的線上會議、電話語音溝通安排得滿滿當當。祥云股份IPO項目申報文件審閱、漢興股份IPO項目推進等工作一件不落。同時,投教基地的線上授課也有序進行。為避免網絡不穩定影響授課質量,李亞暉還提前錄制好了課件,完成了投教基地“讀懂招股書系列”授課任務。
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同時,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增強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質效也成為各方的關注點。海通證券投行人克服疫情影響,于上月先后成功保薦銅基新材料細分領域龍頭——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股首家計算機視覺AI企業——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A股首家基因治療領域企業——和元生物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化智能制造裝備行業代表企業——寧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海通證券還積極創新債券產品,為企業引來資本市場活水。近期成功承銷上海聯和投資10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該債券精準匹配科技創新企業投資期限較長的特性,在疫情反復導致部分投資人流程受影響的情況下仍成功簿記。在融資租賃行業,海通一季度發行了包括招商租賃藍色公司債券、海通恒信小微企業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遠東租賃定向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等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租賃公司債融品種,以專業之長為實體經濟不斷造血,向中小微企業持續供能。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