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評
鋰價首次跌破50元/噸,長期價格仍有支撐;龍頭企業海外大動作不斷!
二
政策動態
1
國家發改委:支持閩西革命老區規劃抽水蓄能項目。4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建設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低碳城市;支持規劃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加快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2
北京:優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熱。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到,十四五期間,優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熱,新建建筑不再新建獨立燃氣供熱系統,鼓勵可再生能源系統與傳統供熱方式多能耦合。
3
廣東:“十四五”新增光伏裝機20GW。4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提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重點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光伏發電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發展,“十四五”期間新增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各2000萬千瓦。
4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縣整縣分布式光伏招商要求引入不少于3億元產業項目。4月13日,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發布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項目公開招商公告。根據公告,投資方須幫助引入投資不少于3億元的產業項目至少一個,并交納誠意金人民幣1000萬元。
三
行業觀察
1
各地陸續召開光伏玻璃聽證會。中國建材報消息,繼3月22日江蘇省召開首批三場光伏壓延玻璃聽證會后,浙江、寧夏、山東、江西、貴州等地近日也相繼舉辦相關項目聽證會。近期,甘肅、福建、云南、湖北、安徽、廣西、內蒙古等地還將陸續召開各區域光伏壓延玻璃項目聽證會。
2
海關總署:一季度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100.8%。4月13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我國太陽能電池、鋰電池、汽車出口分別增長100.8%、53.7%和83.4%。
3
碳酸鋰價格首次跌破50萬元/噸。4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報每噸49.6萬元,較前一日下跌四千元,為今年3月4日以來首次跌至50萬元以下。這也是鋰價自2021年7月下旬以來,首次出現下跌行情。
四
企業動態
1
內蒙古電力集團首批12項保障性風電、光伏項目接網工程獲得核準。日前,內蒙古電力集團首批12項保障性風電、光伏項目接網工程獲得核準,涉及國電、華電、華潤、明陽等10余家新能源投資企業的12項光伏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共計230萬千瓦,分布于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烏海、阿拉善等地區。
2
百佳年代越南年產12GW膠膜項目開工。4月7日,百佳年代越南基地年產12GW光伏封裝膠膜項目開工奠基儀式順利舉行。
3
隆基硅片再漲價。4月13日,隆基股份公布了最新硅片報價,宣布單晶硅片P型M10(182/247mm)由上月的6.70元上漲為6.82元,上漲0.12元。
4
愛康科技:2021凈利潤現虧損。4月13日,江蘇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現虧損。
5
通威電池片價格全線上調。4月14日,通威集團公布了最新的單晶太陽能電池片定價公告,與上次報價相比,單晶PERC電池166(160μm 厚度)報價1.13元/W,漲幅1.8%;單晶PERC電池182(160μm 厚度)報價1.17元/W,漲幅1.7%;單晶PERC電池210(160μm 厚度)報價1.17元/W,漲幅0.9%。
6
25.62%!邁為股份實現低銦低銀異質結電池效率新紀錄。近期,經權威認證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測試,邁為股份采用低銦含量的TCO工藝結合銀包銅柵線,在全尺寸(M6,274.5cm2)單晶硅異質結電池上獲得了25.62%的光電轉換效率。25.62%的認證效率是此類電池目前的最高紀錄。
7
規劃產能30GWh 遠景動力宣布美國建廠。美國時間4月13日,遠景動力(Envision AESC)宣布將在美國肯塔基州新建一座動力電池超級工廠,規劃產能30GWh,并具備擴容至40GWh的潛力,為全球頭部車企提供高品質的動力電池產品。
8
寧德時代與印度尼西亞攜手打造近60億美元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4月14日,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普勤時代與印度尼西亞PT AnekaTambang (ANTAM)和PT 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 (IBI)簽署三方協議,三方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設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59.68億美元。
五
海外資訊
1
歐洲北美可再生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美國“十級能源”公司4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北美和歐洲可再生能源合約價格過去一年間分別上漲28.5%和27.5%。僅在今年第一季度,北美和歐洲可再生能源合約價格就分別上漲9.7%和8.6%。
2
逾150家美國太陽能公司延遲或取消組件交付。PV-Tech消息,自從美國商務部對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進口的、涉嫌規避美國關稅的太陽能組件進行調查以來,在接受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調查的200家太陽能公司中,有四分之三已經推遲或取消了太陽能組件交付。
3
韓國繼續對華浮法玻璃征收反傾銷稅。4月8日,依據韓國企劃財政部第913號令,韓國繼續對原產于中國的浮法玻璃征收36.01%反傾銷稅,措施自2021年8月3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5年。涉案產品包括厚度超過4毫米且小于13毫米的透明浮法玻璃(Clear Float Glass)及綠色浮法玻璃(Green Glass)。
( 來源: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鄭超)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