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 年4 月19 日,發改委表示2022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將繼續開展全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確保實現2022 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發改委首次表態2022 年實現粗鋼產量同比下降,行業供給端收縮預期再度增強:
2022 年1-3 月,在京津冀錯峰生產、冬奧會、兩會等限產約束下,我國粗鋼產量為2.43 億噸,日均產量為270 萬噸,同比下降10.5%;如若2022 年粗鋼產量同比持平,則4-12 月,我國粗鋼產量預計為7.89 億噸,同比增幅為3.63%,日均產量為286 萬噸,環比增幅為5.77%。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改委表態系今年政府首次公開表示要實現粗鋼產量同比不增長,行業供給端收縮預期再次增強,業績彈性高的標的有望受益。
粗鋼壓減工作或將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汾渭平原地區及環保績效差的企業:
發改委同時表示“在粗鋼產量壓減過程中,堅持區分情況,有保有壓,避免‘一刀切’,在重點區域上突出壓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粗鋼產量,在重點對象上突出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的粗鋼產量”。盡管一季度上述區域多省粗鋼產量已經實現了同比回落,預計后期其仍將是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的重要目標區域。
“穩增長”政策帶動鋼材需求預期邊際好轉:根據4 月13 日外發報告《政策友好、估值偏低,堅定看好鋼鐵板塊中期投資機會》,盡管2022 年1-2 月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大降12%,但在“穩增長”政策下,我們認為對全年鋼材需求不宜過分悲觀。當前地產政策邊際寬松,且2021 年下半年地產相關數據基數較低,預計地產用鋼表現將逐步回升;1-2 月地方政府專項債投放比例達到26.63%,遠高于過往三年平均水平(13.04%),專項債前置有助于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綜上,我們認為2022 年鋼材需求同比降幅預計在1000 萬噸左右。
海內外鋼材價差處于高位,鋼材出口優勢顯著:根據世界鋼鐵協會預測,2022年海外鋼材需求為9.11 億噸,同比增長4.71%,而受歐洲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海外鋼材產量或將有減量導致供需缺口,以歐盟地區熱卷價格為例,4 月19 日價格為1485 美元/噸,較年初上漲41%,較國內熱卷價格高出83%以上,顯示國內鋼材具有明顯出口優勢。根據4 月13 日外發報告《政策友好、估值偏低,堅定看好鋼鐵板塊中期投資機會》,預計全年出口同比增量有望達到1000 萬噸。
鋼鐵行業供需格局改善,板塊估值處于低位,具有較好的吸引力:截至2022 年4 月19 日,普鋼板塊PB 為0.98,處于2013 年以來17%分位,較2015 年6月最高值有155%的空間,較2013 年7 月最低點高出46%;普鋼板塊PB 相對于滬深兩市PB 的比值為0.55,處于2013 年以來43%分位,較2017 年8 月最高值還有48%的空間。在“碳中和、碳達峰”大背景下,鋼鐵行業產能產量雙控將成為常態,且行業兼并重組持續推進,我們認為普鋼板塊具有較好的吸引力。
投資建議:發改委明確2022 年我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且在“穩增長”預期下,行業供需格局改善。目前普鋼板塊估值處于2013 年以來低位水平,我們認為普鋼板塊具有較好的吸引力,結合公司業績彈性及中長期盈利能力,建議關注馬鋼股份、華菱鋼鐵、八一鋼鐵、新鋼股份、寶鋼股份。
風險分析:粗鋼限產不及預期;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鋼價上漲引發政府調控風險。
(文章來源:光大證券)
標簽: 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