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設施之一,數字人成為不少公司研究的重點。但它到底可以應用在何處,作為普通用戶又如何感知到它的作用?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或許我們可以一探究竟。
有了數字人技術,“分身”可能不再是紙上談兵。在WAIC元宇宙展區,影眸科技展出了公司自主研發的數字人系統。界面新聞記者在現場體驗了實時的“超寫實數字人分身”:面對攝像頭眨眨眼、動動嘴,屏幕中“另一個自己”就可以做出相同的動作,但形象完全不同于本人,且十分逼真。
(資料圖片)
據了解,影眸科技孵化于上海科技大學,通過自主研發的Light Field Stage硬件設備,可提供Digital Face數字面孔重建服務,包括LookDev數據采集、高精度多通道人臉掃描以及4D多通道人臉掃描。
影眸科技項目經理原帥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公司的技術已經在直播、教育、文旅等多個行業應用,可實現更快的定制周期和更低的成本。
新興領域少不了互聯網公司的參與,快手、網易等公司也在現場展示了公司研發的數字人成果。
在網易瑤臺展區,不少觀眾體驗了一把“數字人線上蹦迪”。用戶可在其平臺上創建自己的虛擬人形象加入舞池,還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動作。快手則展出了一套虛擬直播系統,同樣能讓使用者在簡單的操作之下實現用“虛擬的自己”直播。
除了這些虛擬和現實交織的新奇體驗,越來越多的數字人代替人工走到我們身邊。
在元宇宙展區,云計算公司七牛云展示了公司研發的智能數字人,基于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多種技術,可為金融、政務、媒體、展館、汽車、酒店、智能硬件等行業提供虛擬直播、智能客服、虛擬播報等解決方案。
尤其是在金融領域,數字人已經是大勢所趨。在今年的WAIC現場,各大銀行都展出了自家的數字人客服。和早期平面化、單一的形象相比,這些數字人新面孔有各自的特點,也愈加靈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也在線上呈現了“元宇宙”展會。例如,在“元宇宙云會場”和“元境小鎮”中,觀眾可以體驗元境打卡、虛擬云會場、直播廣場、亮點產品、五周年地圖、碳中和計劃等多種形式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數字人就是那個連接虛擬和現實的橋梁。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