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經開區園嶺路,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新院項目格外引人注目,門診樓、住院樓已雄姿初現,目前正在進行抹灰、裝飾裝修、機電安裝醫療專項施工等工程,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眼下,湛江以實際行動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推動衛生健康事業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2月28日,湛江召開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會議透露,2022年,湛江醫療綜合服務(DRG)能力指數排名全省第五、粵東西北第一,全市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增至6.39張,排全省第四位;市域內住院率96.5%,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全市衛生健康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62億元,增速36.9%。
探索疫情防控“湛江打法”
【資料圖】
流調指揮中心市縣兩級全覆蓋;市疾控中心遷建項目加快推進;粵西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傳染病負壓綜合收治病區——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新增傳染病負壓病房樓投入使用……
面對疫情,湛江市衛生健康系統探索出適合湛江實際的“兩嚴”“三快”“四度”有效打法。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統籌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力量,以“快、穩、狠、準”的硬措施將疫情“圍住、撈干、撲滅”。
湛江大力實施疫情防控能力提升五大攻堅行動。核酸檢測能力覆蓋全部常住人口,排名全省第六位;全市配置救護車432輛(其中負壓救護車155輛),保有量全省排名前列。
在疫情防控新階段,湛江橫向上擴充發熱門診(診室、診療點)、普通病床、重癥病床“三道防線”;縱向上,實行三級醫院分片包干10個縣區、縣域醫共體包干鎮,全方位構建立體救治網絡。同時,統籌發放“愛心健康包”27萬份,發布“湛抗3號”系列藥方,有效緩解群眾購藥用藥緊張。
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4家醫院通過三甲醫院復審,7家醫院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提級進步,全部獲B等級及以上……近年來,湛江市衛生健康局推動出臺政策性文件,全速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邁入A+等級,獲批廣東省首批、粵西唯一“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醫學院”重點建設學院,腎病科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成為粵西首家臨床醫學博士后工作站;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在全國高級卒中中心綜合質控排名中位居前列;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搬遷改造、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市公共衛生醫院建設3個項目主體工程封頂,市第二中醫醫院住院綜合大樓和門診大樓建設項目加快推進。15個縣(市、區)級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年度完成投資15.89億元;2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智能健康小屋”建成使用。
湛江大力實施“十四五”臨床專科能力建設規劃,成功創建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實現湛江“零”突破;推動納入省級重點專科10個,建設市級臨床重點專科30個。湛江“十百千醫學人才引智計劃”有效推進,引進省人才優越B卡領軍人才1人、醫學博士33人、醫學碩士212人。
市級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基本框架已搭建,“湛健通”小程序上線運行;湛江被列為省“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培育單位,2家高水平醫院被列入全省首批“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醫院建設單位。
密織群眾健康“幸福網”
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是為了護航人民健康、增進民生福祉。2022年,湛江“一老一小”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婦幼安康保障有力,中醫藥服務積極提升。湛江被評為“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全市采血人次和采血量增長率均居全省首位。
全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率達81%,醫養結合機構新增10家、總數達到27家;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增至每千常住人口3.4個。5.1萬名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98%覆蓋全市當年入學的初一年級女生;3家產科兒科龍頭醫院與115家基層醫院建立遠程救治網絡。
此外,中醫藥強市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建立,7個縣區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標準;實施中醫師承“薪火工程”,投入500萬元建成市級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20個。醫療服務和質量持續改善,湛江新增市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30個,“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醫院增至10家。
南方日報記者林露通訊員張蔓莉梁楊健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標簽: 衛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