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陽春三月,萬物生輝。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女性相關話題引起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其中,全國人大代表羅衛紅提出,在職場中確實存在對女性的歧視現象,要想辦法化解女性職場困境,讓她們活出精彩人生。
性別歧視是一個復雜而久遠的問題,與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密切相關。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將男女平等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大力推進男女兩性平等協調發展。從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高度明確規定“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到出臺《婦女權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再到出臺《母嬰保健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從不同方面有針對性地為女性“撐腰”,《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專設條款保護女性勞動者權益……可以說,我國女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男女平等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在職場中,針對女性的歧視仍然存在。就像羅衛紅代表所說:“有的人純粹認為女性不如男性,這種觀念應該被摒棄。也有的企業在招聘時發現對方是個育齡女性,擔心她將來生孩子影響工作就不招了,這種客觀上造成的對女性的‘歧視’?!?/p>
不久前,有媒體圍繞職場中的性別歧視展開調查,發現對于女性求職者來說,性別歧視現象肉眼可見,有人甚至被詢問是否愿意承諾3年內不要孩子。在一份由招聘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中,2023年,女性的平均薪酬為8689元/月,比男性低1253元,雖然男女薪酬差距成逐年縮窄趨勢,但仍然有約12%的差距。
實際上,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中,女性力量都不可或缺,女性貢獻更不可輕視。還記得,在疫情形勢最為緊急的時刻,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和湖北,據媒體公開數據顯示,僅僅截至2020年3月8日,就有2.8萬名女性醫護人員逆行出征,占到了整個醫療隊醫務人員的2/3,女性成為抗疫戰場的中堅力量。看如今,女性活躍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占比已提高至約45.8%,展示出非凡的創造力和影響力。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占比超過四成,互聯網領域創業者中女性占55%……一個個數據描繪出不同領域女性的奮斗圖景,展現出激揚澎湃的“她”力量。
消除性別歧視,就是打碎束縛女性發展的枷鎖,進一步激發女性智慧和潛能。這既是對女性合法權益的保護,也是促進男女兩性關系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女性力量的進一步“解綁”,也必將給社會發展帶來更強大的動力。
巾幗風采,美麗綻放。在追夢之路上奮力奔跑,誰都應該擁有公平的賽道。從兩會的“廟堂之高”到網絡輿論的“江湖之遠”,公眾對女性權益的關注和熱議令人欣喜,也令人期待。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之下,職場性別歧視的“絆腳石”必將被不斷搬除,職業發展“玻璃天花板”必將被不斷打破?!八绷α?,綻芳華,未來可期!
(文章來源:上游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