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場有消息稱,證券行業三方導流新規或即將重啟,券商數字金融部門正在與頭部互聯網尋求合作。
日前,支付寶“股票”模塊已經上線了“券商直達”功能,更是進一步引發了業內猜測。不過,記者從受訪券商處了解到,“這一消息目前只是傳聞,具體要等待監管相關管理規定落地。”自2020年以來,業內已多次傳出三方導流新規將落地。
支付寶上線“一鍵直達券商”
【資料圖】
近日,支付寶“股票”模塊已經上線了“券商直達”功能,頁面上顯示,安信證券、國信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財通證券等多家券商已經入駐,用戶點擊鏈接可以直接完成股票開戶。
業內人士稱,這不是互聯網大廠與券商導流開戶的首次合作。在支付寶加入之前,騰訊自選股APP已經上線“交易”板塊、京東金融也可以為券商提供開戶導流服務。
“當前的合作模式主要還是廣告投放,投資者點擊頁面跳轉到券商鏈接開戶,很早就有了。”據一家湖南本地券商相關人士透露,這一類券商通過第三方平臺展業的現象存在了很長時間,但是很少有公開主動宣傳的,由于第三方導流的相關政策尚未正式出臺,目前仍屬于灰色地帶。
上述人士表示,相關政策如果正式出臺,券商就可以更加規范的與第三方開展合作,不排除會打開更多合作空間。
一家中型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與頭部互聯網平臺合作,對券商而言,一是可以直接開拓券商的客戶來源,提升“流量”;二是,各家券商在互聯網平臺上“同臺競技”,可以倒逼券商提升服務質量,通過差異化服務吸引客戶。
業內期待三方導流新規落地
為了規范引導券商線上展業活動,監管分別在2018年、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自2020年以來,業內已多次傳出三方導流新規將落地。
2020年8月14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證券業務活動管理規定(試行)》(簡稱《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
在《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現階段,證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等證券業務活動存在現實需求,可以拓展中介機構的服務半徑,有利于提高獲客能力和服務效率,但也顯現出新風險,即業務合規風險、技術安全與數據安全風險,以及可能對行業生態產生不利影響。
受訪人士認為,券商與第三方合作此前一直處于較為模糊的監管地帶,如果監管能對相關規則進行明確,券商的第三方合作模式也有望在新規引導下實現創新。
一家中型券商的經紀業務負責人表示,一是,期待新規能明確券商和第三方平臺的對接方式;二是,期待新規能夠明確第三方平臺資質的審核。
“我認為監管對第三方平臺的定義很重要。”上述湖南本地券商相關人士補充道,非法平臺會涉及適當性問題和投資者保護等問題,建議監管建立“白名單制度”。
券商線上獲客面臨困境
當前,在券商積極尋找第三方平臺“引流”的背后,證券行業正普遍面臨“獲客”難題。
一方面,券商經紀業務較為同質化,行業在激烈的“獲客”競爭下大打傭金戰,導致傭金持續下滑;另一方面,互聯網券商的網絡效應下,越來越多的券商加入了線上引流獲客,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易觀金融行業分析師楊玲表示,當前券商主流互聯網有效戶獲客成本大概在300元到400元之間,主要在廣告投放、媒體運營、合作引流等項目上。互聯網獲客成本走高主要受行業競爭、投資者增量空間縮小、市場活躍性等因素的影響。當遇到市場低潮期時,獲新客成本將大幅增加。
此外,券商獲客能否轉化成有效客戶也是關鍵。一家中型券商人士表示,既要“獲客”,也要“留客”。導流后還是要注重增值化服務,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否則客戶來得快,去得也快。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