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28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論壇上表示,新的地緣政治現實懸在頭上,這也是全球變化的一個現實。企業多元化、多國化的做法是合理的,但也要合理的估計風險,比如把一些業務遷出中國。
姚洋指出,如果按中國經濟的比例和貿易的體量來說,遷出的部分其實相對是小的。有的企業把自己的生產設施遷到了東南亞,但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這是很自然的情況。三十年前中國大陸還處在一個較低的發展水平時,來自于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的資本都涌入中國大陸。
在他看來,中國正處在要把一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遷出國家的水平,這不見得是件壞事,可能對中國來說反而是件好事,這意味著中國的工業已經升級了。
“這對于周邊國家來說也是利好,對東盟、印度還有其他的一些周邊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說也許是個福音,這也會幫助中國改善地緣政治的情況,因為這些國家將會與中國的制造業更加緊密融合。”姚洋談道,他不認為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中國會失去‘世界工廠’的頭銜,中國依然是最主要的世界制造業樞紐。
姚洋在會上舉例稱,2010年蘋果手機的生產成本中中國只占到了3.6%,現在是25%。中國和韓國是對蘋果手機生產最大的貢獻國家,盡管蘋果把一些生產設施遷到了印度和周邊國家,但這也沒什么,因為它們一些中間部件依然是進口自中國。這會驅動中國產業的升級,世界會更加的創新。盡管有地緣政治的沖突,但創新的步伐是無法阻擋的。大家需要正視現實,對未來的團結充滿信心。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