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12家滬市主板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召開集體業績說明會,就2022年經營情況,募投項目進展、行業發展趨勢等話題和投資者展開交流。
據了解,該次業績說明會匯集了從產業鏈上游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包括壓鑄零部件公司旭升集團、愛柯迪,底盤電子零部件公司伯特利,發動機相關零部件公司長源東谷、秦安股份,車燈制造公司星宇股份,汽車座椅制造公司繼峰股份,內外飾件系統零部件公司新泉股份,汽車被動安全部件公司華懋科技,汽車軟件公司均勝電子,中游整車制造公司長城汽車,以及下游汽車經銷商北巴傳媒等。
(資料圖)
業績說明會上,不少投資者重點對汽車產業鏈公司的募投項目等擴產能項目進行了提問。
對此,長源東谷董事、總經理李從容介紹,公司將圍繞“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共同發展,雙軌運行”的經營戰略,持續推動柴油發動機業務市場占有率的提升,積極推進新能源混動車缸體、缸蓋零部件的產能建設,推動汽車電子、空氣懸掛等轉型升級項目的建設,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規模生產優勢和客戶資源優勢,實現戰略轉型升級,提升公司長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北巴傳媒則對投資者關注的駐地充電樁項目進行答復。公司總經理閆哲表示,受外部環境影響,公司已對原有駐地充電樁項目進行了研判調整,公司將結合市場需求選擇更有價值的點位場所進行相應布局。截至目前,隆瑞三優公司已投運460余處公共充電站,4300余臺社會充電樁,公司正加快推進項目進程,多渠道推動公共充電樁的投建。
伯特利對公司與吉利合資建設線控制動產能、輕量化生產基地三期項目的現狀、推進進展作出了說明,并表示相關項目已有目標客戶。
其他重點項目方面,據伯特利董事長袁永彬介紹,2022年公司已完成具備制動冗余功能的WCBS2.0原理樣機開發,預計2024年將會量產;2023年計劃完成EMB原理樣機開發;ESC620開發完成,2022年7月已經投產;PLG系統開發完成,2023年將量產;ADAS公司啟動運營以及開發泊車/城市工況周視技術并獲取量產項目以及開發閉環云端數據架構并獲取量產項目;2022年公司正在研發EPS的電控部分、雙小齒輪式電動助力轉(DP-EPS) 和齒條助力式電動助力轉向(R-EPS)系統,線控轉向系統已經納入公司中期技術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燃油車高端化、新能源車全面化的發展趨勢下,汽車產業鏈公司的研發能力受到投資者的重點關注。
據披露,長城汽車在智能產業和新能源革命的大市場背景下,持續加強科技創新,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121.81億元,同比增長34.34%,占營業總收入比例達8.87%。
面對投資者關心的AI智能與汽車結合的提問,長城汽車執行董事、CFO兼董秘李紅栓表示,公司布局的自動駕駛公司毫末智行早在兩年前已經開始關注和投入到AI大模型技術的研發之中,AI大模型是自動駕駛進化的核心動力之一,毫末即將發布的全球首個自動駕駛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 ,技術原理與ChatGPT 類似,都采用Transformer模型和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技術,DriveGPT通過引入駕駛數據,對自動駕駛認知決策模型進行持續優化。
旭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徐旭東在回答投資者關于產品工藝技術優勢的問題時表示,公司是業內少有的同時掌握了壓鑄、鍛造和擠壓三種鋁合金成型技術及其集成化能力的企業,公司于2022年組建全新的系統集成事業部,覆蓋集成化產品的材料開發、同步設計、先進制造工藝研究、試驗驗證等,并陸續取得了客戶相關項目的定點,提升了公司實力。
數據顯示,該次集體業績說明吸引了大量投資者關注,總提問數逾百條。同時有機構研究員就汽車產業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介紹和交流。
從行業現狀來看,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總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產銷量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延續了2021年增長態勢。盡管受到諸多外部不利影響,但在一系列穩增長、促銷費政策的拉動下,汽車產業展現出強大韌性。其中,新能源汽車迎來高速發展,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96.9%、93.4%。
談及行業未來趨勢,長江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高登在分析時總結:未來汽車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車將延續高增長,優秀供給有望持續創造需求,高端市場不斷擴容;二是智能化時代下,購車者關注重點發生了根本改變,智能化逐漸成為整車廠的勝負手;三是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汽車制造將逐步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生產效率將會大幅提高,成本將會降低;四是新能源汽車競爭提升,配置競賽不斷升級,科技化、電動化和智能化將驅動大量細分賽道滲透率快速提升;五是隨著汽車消費升級和汽車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未來二手車市場將會得到更多關注。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