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2023年4月11至12日,由“夸父一號”衛星工程科學應用系統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地面支撐系統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和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聯合主辦的“夸父一號”觀測數據試開放全球發布暨數據使用培訓會在線召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25個國家近400位太陽物理專家學者報名參加了為期2天的會議。
作為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于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實施的又一顆科學衛星,其科學目標可以用“一磁兩暴”來概括,即在一個衛星平臺上同時觀測太陽磁場和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經過半年的在軌調試,“夸父一號”衛星已經獲得大約80TB的原始太陽觀測數據。根據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和“夸父一號”數據發布政策,綜合考慮衛星運行情況,衛星目前已經具備部分數據準實時對外試開放的條件。
兩天的會議上,“夸父一號”科學團隊成員分別介紹了衛星在軌測試、各儀器目前在軌狀態、衛星運控中心運行,以及衛星科學和數據中心運行等情況。著重向與會者介紹了衛星三臺有效載荷的觀測數據、數據處理及有關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方法,并指導與會者現場實習、學習和掌握“夸父一號”衛星數據的下載和分析處理方法。此次“夸父一號”衛星觀測數據試開放的范圍包括自4月1日起的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HXI)的全部觀測數據、全日面矢量磁像儀(FMG)的部分觀測數據,以及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ST)的部分觀測數據,包括它們之后的準實時觀測數據。后續,科學團隊將視衛星在軌測試情況,適時做出調整,最終達到衛星全部觀測數據的準實時開放,促進國內外太陽物理學家加強合作。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