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提高創新藥可及性,加快處方外流和院外市場發展,國家持續推進“雙通道”及配套政策落地。其中,在2023年2月1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宣布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至2030年,院外處方市場有望超過萬億元規模,達到11309億元。在巨大的市場刺激下,業內對處方外流紅利期待的同時,院外市場的腐敗問題也引起關注。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3年5月通報上海復美東佳大藥房商業賄賂案,根據通報, 2022年3月-7月,當事人為提升硫辛酸、頭孢克肟、特爾津、安胎益母、靜丙、白蛋白、奧硝唑、阿奇霉素和頭孢克肟10片裝等藥品的銷量,按照對應銷量向上海某醫院多名醫生行賄。
【資料圖】
針對院外市場腐敗問題,國家衛健委和各地也在持續推進相關政策及管理規范。在2021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除就診醫院所在醫聯體的其他醫療機構,和被納入醫保“雙通道”管理的定點零售藥店外,嚴禁安排患者到其他指定地點購買醫藥耗材等產品。在此指導下,廣東、山西等地也發布針對院外購藥管理問題規范和相關腐敗問題治理工作。
中康科技副總裁李俊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處方的流轉中,需要醫院醫生開處方,醫生將處方上傳至公共處方流轉平臺,具備資質的藥店可以從公共處方流轉平臺下載處方,患者可以在上述藥店通過外流處方購藥。近年來,已有多地推進公共處方流轉平臺的建設,在2023年5月,安徽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推進醫保電子處方流轉應用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依托國家(安徽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推動醫保電子處方中心落地應用。據了解,在2019年9月,全國首個省級“電子處方信息共享平臺”在甘肅全面啟動,安徽是繼甘肅、湖南、山東等省份后,全國又一個正式推行處方外流的省份。
鼓勵處方外流,治理院外腐敗
2023年5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中,包括上海復美東佳大藥房商業賄賂案。根據通報,該案當事人主要從事藥品零售業務。2022年3月至2022年7月,當事人為了提升硫辛酸、頭孢克肟、特爾津、安胎益母、靜丙、白蛋白、奧硝唑、阿奇霉素和頭孢克肟10片裝等藥品的銷量,按照對應銷量向上海某醫院多名醫生行賄。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涉嫌犯罪。
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辦理。
在上述案例中,醫院處方外流中的院外腐敗問題引發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雙通道”及配套政策落地,處方外流和院外市場發展加速。在2023年2月1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宣布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其中,積極支持定點零售藥店開通門診統籌服務,完善定點零售藥店門診統籌支付政策,明確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的配套政策。
海通醫藥認為,該政策是醫保門診共濟改革的延伸,也是繼“雙通道”政策后,國家醫保局再次提及藥店且單獨發文支持納入門診統籌,對明確藥店在醫保衛健體系的定位具有重要意義。該政策目的在于醫保門診共濟改革逐步落地后,藥店更多承擔降低醫院門診負擔、提高藥品可及性的重要作用,藥店本身也可承接處方外流從而獲益。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2年我國院外處方藥市場規模預計達2668億元,相比2021年增長14.02%。預計至2030年,院外處方市場有望超過萬億元規模,達到11309億元。在巨大的市場刺激下,業內對處方外流紅利充滿期待,但與此同時,伴隨處方外流,院外市場的腐敗問題也同樣引人關注。
針對院外市場腐敗問題,國家衛健委和各地方也在持續推進相關政策及管理規范。在2021年1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除就診醫院所在醫聯體的其他醫療機構,和被納入醫?!半p通道”管理的定點零售藥店外,嚴禁安排患者到其他指定地點購買醫藥耗材等產品。
在對《九項準則》的解讀中也特別指出,對新問題新情況和老問題新表現做了相應的補充性禁令。增加了“不實施過度診療”“不參與欺詐騙?!薄安荒怖D介患者”等新內容;以及對推薦院外購藥、推銷非醫療商品、互聯網醫療等“老問題”的新表現,在《九項準則》中以“不準接受商業提成”做了全面要求,最大限度覆蓋可能產生的各類提成。
在此指導下,各地方也針對院外購藥管理問題制定相關規范。例如在2022年2月,廣東省衛健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外購用藥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從嚴管理醫療機構外購藥物,要求醫療機構要明確外購藥物范圍,堅持患者知情同意原則,不得違規指引患者去指定藥店自購藥物等。
其中,再次明確了外購藥物范圍,醫師開具外購用藥處方,僅用于醫療機構在開展新技術、臨床急(搶)救、特殊臨床治療等特殊情況,不得引導患者外購本醫療機構基本用藥供應目錄已有、同類或相類似作用的、能正常采購供應的品種、中成藥和輔助性藥物等臨床非緊急、非必需的藥物。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內品種一律不得外購。此外,要堅持患者知情同意原則。對確需外購的藥物,醫師開具外購處方前應經患者或其授權人同意并在病歷中予以記錄。在告知時,不得指定購藥的藥品經銷企業。
除廣東省外,山西省藥監局也于2022年10月發布《關于在全省公立醫院常態化開展治理院外購藥吃“回購”問題的實施方案》,將院外購藥吃“回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同藥品經營和使用專項檢查工作相結合,開展常態化治理。其中指出,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工作職責要求,明確檢查重點,將院外購藥吃“回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同藥品經營和使用專項檢查工作相結合,根據轄區監管實際,夯實工作責任,制定工作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常態化治理工作。
其中也提出多項具體規定,一要以核查票、證、賬、貨、款是否相符為重點內容,加大對醫院周邊藥店《藥品經營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監管力度,督促藥店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依法合規經營;二要加強藥店的處方藥銷售監督檢查,督促藥店加強處方藥銷售的規范化管理,堅決杜絕白條、便條等非正規處方銷售處方藥品的行為;三要緊盯重點部位、重點品種,根據有關部門通報信息對院外購藥數量金額較大的藥店進行約談、提醒,對發現的違規“統方”等線索及時通報衛健部門,對多次違規、情節嚴重的企業在依法從重查處同時,列入“黑名單”,重點檢查,重點監管。
多地推進處方流轉平臺建設
在處方的流轉中,關于醫生和藥店存在的聯系,以及國家政策鼓勵處方外流中的相關變化,李俊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處方的流轉中,需要醫院醫生開處方,在院內無法滿足患者所需藥物的情況下,醫生把處方上傳至公共處方流轉平臺,具備資質的藥店可以從公共處方流轉平臺下載處方,患者可以在具備上述資質的藥店,通過外流處方購藥。而藥店的工作是在顧客到藥店購藥時,從公共平臺中獲取病患者的處方,然后由執業藥師對處方進行審核,再根據處方售藥給顧客。
“原則上,處方外流不會指定某家藥店,醫生與藥店沒有直接的聯系,合規的規則應該是屬于‘雙盲’。處方流轉平臺建設可以是政府完全自建,也可以是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目前全國多地已在建設或測試這類處方流轉平臺和醫保結算平臺?!?李俊國指出。
隨著國家“雙通道”政策推行和對處方外流的鼓勵,李俊國認為,醫生開具外配處方會越來越多,在藥品終端銷售市場中,藥店所占的份額會進一步提升,目前國家醫保談判品種主要以創新藥為主,預計未來將會有慢病、醫保全品種藥物進入藥店零售渠道。但目前“雙通道”政策推行進度和處方外流速度仍較慢,具體影響還有待觀察。
近年來,已有多地推進公共處方流轉平臺的建設,在2023年5月,安徽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推進醫保電子處方流轉應用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依托國家(安徽?。┽t療保障信息平臺,推動醫保電子處方中心落地應用,建立定點醫療機構電子處方順利流傳到定點藥店的通道。
其中指出醫保電子處方流轉路徑設計,醫保電子處方流轉按照“ 一個樞紐、三端互聯”的架構進行設計?!?一個樞紐”即建設全省統一的醫保電子處方中心(電子處方流轉平臺),處理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間處方流轉,實現電子處方查詢和統計、醫保政策維護管理、費用結算處理等功能?!叭嘶ヂ摗奔瘁t療機構HIS系統、零售藥店藥品管理系統、醫保結算系統與醫保電子處方中心的互聯互通。
關于具體實施步驟要求,其中指出,2023年5月底前,開發部署全省統一的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并同步部署測試環境。按照國家(安徽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電子處方中心建設應用技術指引手冊,指導轄區內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做好系統聯網測試。每個縣(市、區)至少有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和一家定點零售藥店完成系統接口改造,并完成聯網測試工作。2023年6月開始,持續擴大聯網測試的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范圍,“成熟一個,接入一個”。
據了解,安徽是繼甘肅、湖南、山東等省份之后,全國又一個正式推行處方外流的省份。
在2019年9月,全國首個省級“電子處方信息共享平臺”在甘肅全面啟動。據悉,該平臺覆蓋甘肅全省各市州、蘭州新區、甘肅礦區所有醫療機構,打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電子健康卡數據平臺,對接醫保結算平臺及慢病管理系統,有效破解“因藥就醫”的難題,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管理診后服務水平。
此后,電子處方中心也在多個省份推進建設,例如,在2022年12月13日,江蘇省醫保局發布消息,為進一步深化醫保制度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改善參保群眾就醫購藥體驗,江蘇正在建設全省統一的電子處方中心。按照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指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接入中心,實現處方實時流轉、費用實時結算。
有行業觀點認為,電子處方外流被視為破除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推動醫藥分離的重要舉措,尤其在醫保合規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統一的處方流轉平臺建設有利于推動院外市場“陽光化”。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