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所有公開場合的講話都離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他曾自稱“GPT的布道者”,對ChatGPT取得的突破贊不絕口,更是堅定看好由此產生的AI技術迭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一個擅于表達的明星企業家,周鴻祎的演講往往妙語連珠,所以他的“布道”也創造過很多熱點話題,確實為AI大模型添了一把火。
但對周鴻祎而言,光做意見領袖還不夠,外界更關心他執掌的360公司如何應對這波AI新浪潮。事實上,在360內部,周鴻祎也早已掀起一場全員變革,4月份,他發出內部信,要求360每一位員工、每個產品和業務要全面擁抱人工智能,適應人機協作,著手產品重塑。
如果時間線再往前推,2月份,360首次對類GPT技術的布局進行回應,稱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從2020年開始一直在包括類ChatGPT技術在內的AIGC技術上有持續性的投入,但截至目前僅作為內部業務自用的生產力工具使用,360會盡快推出類ChatGPT技術的demo版產品。
3月底,在2023數字安全發展與高峰論壇上,周鴻祎向外界展示了360版的類ChatGPT產品。當時,該產品還沒有確定名稱,周鴻祎調侃說:“今天就是把剛出生的孩子抱出來給大家看看”。
而時隔不到三個月,6月13日,360便正式發布了“360智腦4.0”,并宣布360智腦將全面接入“360全家桶”。
周鴻祎說,過去三個月就像過去人工智能歷史上的三十年,各種創新層出不窮,360智腦的版本也做了很多次迭代。在其看來,現在國內大模型的發展速度是你追我趕,不斷地相互激勵,這也不斷地縮小了和全球領先大模型的距離。
“原來我說差距有一年半、兩年,我今天收回這句話,我認為國內同行們現在這種發展迭代的速度已經基本趕上或者接近了國際的先進水平”,周鴻祎稱。
大模型戰略浮現
現在來看,360在3月底發布的類ChatGPT產品,是360智腦1.0,當時的能力只跟搜索做了結合,還不支持多輪對話;4月底,360智腦就迭代到2.0版本,上線了多輪對話;5月中旬,360發布了多模態文生圖應用“360鴻圖”,360智腦也迭代到2.5版本;5月底,360發布視覺大模型,360智腦也更新到3.0版本。
而此次發布的360智腦4.0,相比之前的版本,最核心的變化是在多模態能力上。目前,360已具備跨模態生成能力,包括文字處理能力、圖像處理能力、語音處理能力以及視頻處理能力,可實現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表、圖生圖、圖生文、視頻理解等功能。
會上,360智腦“文生視頻”多模態功能更是國內首發,任何文字腳本都可生成視頻,不受專業技能和素材限制,展示了“無中生有”的能力。
周鴻祎說,現在中國自研大模型在很多方面,都已經趕上了GPT3.5,對GPT4.0的追趕速度也超乎想象,所以接下來彎道超車的關鍵,就在于發展多模態的能力。
“一個完整的AI大模型要有四大能力,包括文字處理、圖像處理、語音處理和視頻處理”,周鴻祎表示,“未來大模型的競爭將是多模態能力的競爭,只有有了多模態的能力,才預示著大模型真正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隨著360智腦4.0的發布,360集團的大模型戰略也正式浮現,總體可以概括為“兩翼齊飛、四路并發”。其中,“兩翼齊飛”是指技術和場景,“四路并發”則代表四個應用方向,分別是消費者、中小企業、政府及大型企業、行業。
據周鴻祎介紹,在技術方面,360因為搜索業務的需要,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AI研究院,并對自然語言理解等大模型核心技術進行積累。另外因為物聯網業務,360也從2018年開始探索多模態。
“2018年谷歌發布了Bert算法,當時360就進行了跟蹤和使用,包括后來的T5和GPT,360也進行了研究”,周鴻祎表示,“作為搜索引擎廠商,我們發展大模型不是等到這次GPT熱了才跟進,實際上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夠這么快就發布相關產品”。
目前,360在大模型技術方面已經具備生成與創作、多輪對話、代碼能力、文本分類、文本改寫、閱讀理解、邏輯與推理、知識問答、多模態、翻譯等十大核心能力,維度涵蓋數百項細分功能,可覆蓋大模型全部應用場景,并在多個第三方評測中位居國產大模型第一梯隊。
今年5月,中文通用大模型基準(SuperCLUE)的一項評測結果中,360智腦多項能力位列國產大模型第一;6月12日,360智腦又成為國內首個通過中國信通院“可信AIGC大語言模型基礎能力”評估的大模型產品。
加速應用落地
對于大模型未來的發展,周鴻祎提出,光具備基礎能力,未必能帶來工業和產品的革命,關鍵還是在于如何把大模型通用的AI能力跟更多場景進行結合。大模型的價值在于把AI能力通用化、產業化和垂直化,要和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具體業務需求深度融合。
“我覺得這樣的產業機會才剛剛開始,未來至少有10年的紅利期,包括所有的App、網站,甚至所有的行業都值得用通用人工智能重塑一遍”,周鴻祎說道。
在兩個月前,周鴻祎就直言“GPT和百行千業的深度結合將直接改變行業競爭格局,搭不上這班車的企業就會被淘汰”,所以他在360內部也要求所有的產品經理和工程師,要腦洞大開地去設想,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重塑自己的產品。
在發布會上,周鴻祎也正式宣布,“360智腦4.0”將接入瀏覽器、搜索、安全衛士等360全端產品,實現全面智能化重塑。“微軟最近推出一個操作系統CoPilot,相當于Windows的副駕駛,把人工智能的能力集成到每一臺電腦上,國內可能360是最接近微軟這個能力的廠商”。
除此之外,360AI數字人也在發布會上正式亮相。周鴻祎表示,360在大模型上的核心創新就是AI數字人,數字人是未來人工智能大模型最重要的應用入口。360將依托360智腦大模型能力,重新定義“數字人”。區別于傳統數字人只能按既定腳本輸出內容,360AI數字人的特點在于有記憶、有人設和性格,能夠復刻思維方式和人生經歷。
據了解,360AI數字人目前擁有200多個角色,分為數字名人和數字員工兩類。數字名人包括歷史人物、偶像明星、文學形象等,讓用戶在與數字人的開放對話中實現與偶像的近距離接觸;數字員工則可成為企業員的知識助和辦公助手,提升企業運營效能。
此外,360AI數字人支持定制,每個人都能通過上傳私人知識庫,低成本生成自己的專屬數字人,如數字分身、數字助理、數字偶像等。
周鴻祎表示,360AI數字人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生成聲音、視頻并擁有長期記憶,甚至擁有目標分解和規劃的能力,并且擁有“手和腳”,具備執行力,更好為人類提供服務。“AI的進化要以人為本,大模型應該成為人類的朋友和助手。”
過去半年,很多企業家都因AI大模型的發展而感到興奮,并投身到新的創業當中。已過天命之年的周鴻祎也是其中一員,他反復強調“我們正在親歷科技和商業史上的革命性時刻”,并樂此不疲的研究大模型。
5月中旬,360智腦經過一次迭代后,周鴻祎深夜11點多在某個微信群中在線發放了上百個測試碼,并津津有味地與人探討該如何提問,這在以往并不常見,但在超級人工智能時代,一切都在變得可能。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