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駕駛論壇上,百度智行、AutoX安途、小馬智行等三家企業15輛車獲得浦東新區首批發放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
本次道路測試從封閉道路走向開放道路,同時車內也從有安全員狀態轉變為無人化狀態。這標志著自《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以及相關《實施細則》落實以來,浦東新區自動駕駛汽車真正迎來無人化階段。
(相關資料圖)
另外,就在昨日,據北京亦莊微信公眾號消息,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正式宣布,在京開放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基于《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管理細則(試行)》修訂版,企業在達到相應要求后可在示范區面向公眾提供常態化的自動駕駛付費出行服務。
據官方介紹,北京正式邁入自動駕駛“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新階段。該階段示范區將更加注重對自動駕駛企業服務能力的考核,主要圍繞乘客車內安全風險、交通環境風險、自動駕駛功能風險三方面的解決方案進行專業論證和實車評估。
截至目前,無人化測試車輛共計116臺,測試總里程近200萬公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累計訂單量超150萬人次,用戶好評率達95%以上。官方表示,未來,先行區將充分總結無人化測試路徑,為乘用車場景規模化落地與其他出行服務場景建設提供參考。
行業三重拐點臨近
近期,自動駕駛行業利好頻出。就在前兩日舉辦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馬斯克放出豪言稱,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預計大約在今年年末,便有望實現全面自動駕駛。
6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華西證券指出,行業正逐步迎來技術、法規、用戶接受度三重拐點,看好后續數據積累、大模型應用帶來的功能體驗提升,提升行車安全、減輕駕駛疲勞,漸進式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
技術層面,以數據為例,自動駕駛數據“突現時刻”有望加速到來。與ChatGPT等AI大模型類似,當數據量在某個規模閾值以下,大模型性能接近隨機,而超過該閾值,其性能則遠高于隨機。因此,不斷積累的行駛里程數,可能會從量變走向質變,迎來“突現”時刻。
法規層面,我國自動駕駛相關法規陸續出臺,從國家頂層規劃與地方積極探索兩個維度,推動完善產業的政策法規環境與監管體系。尤其是《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的出臺,該條例首次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登記、上路行駛等事項作出具體規定,更加明確責任判定標準。
用戶接受度方面,中信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表示,乘用車智能駕駛的核心價值在于為駕駛員減輕駕駛疲勞,后期L3國家標準出臺后,駕駛員可實現脫手、脫腳乃至脫眼駕駛,同時與主機廠分擔事故責任,消費者的高階智駕體驗將得到顯著提升,這對強化消費者認知、培養消費者需求亦將有助力,進而推動智能汽車產業鏈的整體發展,
在自動駕駛商業化不斷加速的過程中,多家機構認為汽車零部件以及軟件端相關企業有望深度受益,相關企業有:
智能駕駛:德賽西威、經緯恒潤、伯特利;
智能座艙:上聲電子、光峰科技、繼峰股份;
其他環節:中科創達、科博達、中國汽研、保隆科技、均勝電子、華安鑫創、華依科技等。
(文章來源:科創板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