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希望集團每年提升1%的飼料綜合使用率,就可以節省77萬畝耕地,堅持五年的話就可以節約糧食約150萬噸,相當于節省超過三四百萬畝良田。”在3月2日舉行的新希望集團媒體溝通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介紹了即將開幕的全國兩會上提交的提案內容,建議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
劉永好介紹,新希望集團在今年2月確定開展“節糧專項”行動,這也是新希望全集團未來5年重要的行動規劃和目標。劉永好建議全國飼料業、養殖業共同行動起來,從生產端多舉措節糧提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6.7億噸,種糧地17.5億畝,畝均產糧0.38噸。劉永好說,新希望是國內最大的用糧飼企,新希望年產飼料近0.3億噸,對應用糧0.3億噸,包括玉米、小麥、大豆、高粱等,占到全國糧食產量的4.4%,對應用地7700萬畝。
劉永好說,我們過去更多的是從消費端談節約糧食,而生產端的節約用糧也很重要。今年一號文件繼續強調糧食安全,糧食安全要增收、節支并舉。新希望通過節糧專項行動,不僅可以節約糧食使用,為保障糧食安全做貢獻;還可以減少農田使用,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做貢獻;同時也能實現低碳、環保生產,減少排放,踐行雙碳發展理念。
新希望節糧專項行動將主要通過育種、飼料配方、養殖方式的改善等三個方式展開,從而降低和提高飼料轉化率、利用率,提升飼料使用綜合效率。劉永好針對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也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放寬政策,緩解原料短期供需平衡,優化長期戰略布局。一方面以有效舉措緩解短期供需平衡,如放開南美國家的玉米進口限制、適度增加民營企業進口玉米的國營貿易配額規模,強化配額外進口谷物的戰略對接,提高整體市場競爭力和運作效率等。一方面以政策推動長期戰略布局,鼓勵和保護農民種植油菜籽和大豆等油料作物,提高國內油脂油料產能;支持企業在大宗商品供應鏈體系的數字化轉型,引導和指導企業參與對行情的研究預判,從而減少采購誤判損失,提高資金效率。
二、鼓勵飼料企業通過不斷優化飼料配方、養殖企業優化養殖方式,實現節糧目標。包括大力推廣數字化飼料配方技術、精準飼喂技術,對飼料養殖企業的軟硬件技術改造給予資金補貼和支持,對養殖企業提升精準飼喂水平等生產設備的采購、技術改造給予資金獎勵、信貸支持等;以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參與雜粕、糧食加工副產物、食用動物副產品和微生物蛋白、昆蟲蛋白等蛋白飼料資源的研發利用等。
三、在當前養殖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國家和相關部門應出臺政策,加大對企業自研節糧育種項目的資金扶持。鼓勵和保護企業自主研發的積極性,讓企業免于因虧損而減少科研投入,保障育種研究在人員、資金上的持續性,讓專業技術人員能夠長期專注于優化種豬、種禽的選育研究,從而通過育種工程,優化畜禽品種,不斷提高畜禽飼料轉化率,減少糧食消耗。同時,支持和鼓勵產學研結合,加快對優質種源的市場化推廣,如以政策、資金補貼聯合育種創新、區域試點推廣等工作。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