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車間里,機器轟鳴作響,生產正緊;園區內,項目熱火朝天,建設正酣……初夏時節,我市全力穩投資、抓項目、促發展,到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今年1至5月,全市新增入庫工業企業21家,新入庫企業1至4月產值同比增長17倍左右(居全區第六位),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2.8個百分點;在庫規上工業企業達600家,創歷史新高。
我市統計部門作為領導決策的“參謀部”、社會公眾的“信息窗”,以“數映黨心·服務決策”黨建工作品牌建設引領推動統計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力繪好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
應統盡統,做好“記賬員”。市統計局牢固樹立統計干部依法統計意識,嚴把源頭數據質量關。企業入統是統計數據準確反映經濟建設成就的第一道關口,去年以來,市統計局編印《企業上規入庫工作手冊》800余份發放至各縣(市、區)、園區和相關部門,確保上規入庫工作不重不漏、準確無誤。同時,該局常態化推進“黨建+大數據+服務”經驗模式,樹牢“抓‘四上’企業培育就是抓發展”理念,科學制定部門聯動機制、入統專項服務辦法和“一人一企、一月一報”方案,黨員業務骨干主動靠前、深入一線精準指導“臨規企業”“達規企業”,推進“培育企業入庫動態名錄庫”建設,推動梧州工業振興。
加強研判,做好“智囊員”。市統計局建立健全向市委、市政府常態化統計匯報機制,堅持“月初有快報、月中有分析、月底有預測、重要情況有專報”制度,在精準分析上下功夫,持續強化經濟運行研判預測分析,積極向決策前、決策后延伸信息工作鏈條,撰寫有價值、有影響的統計分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今年1至5月,市統計部門向市委、市政府報送分析信息113篇次,報送統計工作專報14期,為市委、市政府實施宏觀管理和精準調度提供了翔實的統計信息參考。
深入基層,當好“服務員”。聚焦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市統計局堅持黨建引領,多形式開展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先鋒崗志愿服務活動。針對調研中基層反映的困難問題,該局多方籌措3萬多元修建道路解決藤縣象棋鎮龍鳳村1000多名村民出行難問題,為梧州日晶食品公司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配電房因市政排水口堵塞受水淹等問題,獲聯系企業贈送“企業貼心人”牌匾。
此外,市統計局創新謀劃把統計工作融入“學黨史感黨恩”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黨員活動日活動,深入蒙山縣少數民族鄉鎮,圍繞中央實施脫貧攻堅戰略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在交通、住房、教育、飲水保障和經濟收入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開展統計調研,組織撰寫《梧州市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成效調研報告》,用扎實的數據總結和反映我市脫貧攻堅經驗和成效,務實提出少數民族鄉村振興建設工作建議,該報告獲評為2021年廣西統計系統優秀統計分析一等獎。
(梁獻枚李明華)
(文章來源:梧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