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年度業績披露期的到來,各家信托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漸次揭曉。
截至7月15日,共有5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22年半年度財務報表。梳理相關數據可見,在行業嚴監管、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信托業在2022年上半年的整體業績承壓。與此同時,行業分化的格局仍在加劇。
(資料圖片)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伴隨著資管新規在2022年正式實施,不同信托公司的業務模式與板塊重構即將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基本成型。以此為基礎,信托公司的業務定位和創新轉型,或成為行業格局重塑的重要先決條件。
業績整體承壓
又到半年度業績披露期,處于轉型“深水區”的信托業表現如何?百瑞信托研發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共有5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22年半年度財務報表,從數據能夠同期對比的57家信托公司財務數據來看,信托整體業績表現承壓,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下滑均出現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的平均數為12.42億元,較去年上半年下降13.35%,營業收入的中位數為7.13億元,較去年上半年下降26.32%;今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凈利潤的平均數為4.7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20.62%,降幅高于營業收入。
事實上,信托業的業績壓力在一季度就有所顯現。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信托行業的經營業績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共實現經營收入205.15億元,同比下降28.25%;實現利潤總額為123.84億元,同比下降31.42%;實現人均凈利潤42.72萬元,同比下降29.5%。
百瑞信托研究發展中心分析稱,信托行業自2018年資管新規頒布后進入調整期,資產規模、營收指標在2021年止跌企穩,但受宏觀經濟下行、資本市場波動等復雜外部環境影響,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經營業績整體下滑。
“今年宏觀經濟環境較為復雜,行業嚴監管仍在持續,因此對信托公司來說最重要是化解存量風險,加大轉型力度。在此過程中,此前對信托公司收入貢獻最大的融資類信托、房地產業務會繼續壓降,同時大多數轉型業務尚無法為信托公司業績帶來顯著提振,因此短期行業整體業績承壓態勢可能延續。但隨著信托公司轉型效果漸顯,行業經營情況會逐步修復?!币晃毁Y深信托研究員坦言。
分化致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幾家歡喜幾家愁?!胺只币恢笔切磐袠I近年來的關鍵詞之一??v觀各家信托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可以發現行業的馬太效應仍在加劇,“頭部”與“尾部”公司的差距正不斷拉大。
百瑞信托研究發展中心的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57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的中位數為7.13億元,大幅低于平均數,且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26.32%。對此,百瑞信托研究發展中心分析認為,對比營業收入的平均數與中位數,2022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營業收入中位數的下滑速度明顯高于平均數的下滑速度,說明行業整體營收下滑的同時,行業中樞下降更快,頭部集中效應仍在持續。
具體到各家信托公司的情況來看,凈利潤的區間分布在2022年上半年呈現為“尾部增加,頭部減少”的局面。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布于較高區間(10億元之上)的信托公司減少了3家,較低區間(1億元之下)的信托公司數量增加了3家,分布于中間區間(5-15億元)的信托公司數量保持不變。
緣何信托業的分化未見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在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邢成看來,不同信托公司的轉型成效和轉型路徑已發生明顯差異,業務模式的差異化和行業分化正迅速加劇。而業務定位差異化的形成,部分機構是主動性選擇使然,部分機構則是被動篩落導致。“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元年,也將是信托行業重新洗牌板塊重構的元年,信托公司結合自身稟賦優勢及時轉型創新勢在必行,且時不我待。”邢成分析道。
及時轉型成領先者“秘籍”
“我在調研中發現,那些提前轉型并積極布局標品信托、家族信托等業務的公司,目前很多業務已經做得風生水起?!鼻迦A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邢成告訴記者,“以標品信托業務為例,有些公司花重金引進整個團隊,并在中后臺系統支持、業務流程打造及組織架構上進行及時調整與磨合,轉型效果非常不錯?!?/p>
從數據來看,今年來信托公司紛紛搶灘標品業務。用益信托數據顯示,6月標品業務已經成為集合信托新增規模的主力軍。具體來看,6月共計成立集合信托產品2177款,成立規模為1095.86億元,環比5月增長90.55%。其中,投向金融領域的產品成立規模為595.7億元,占比超過50%,環比增加188.08%。
而以家族信托為主要轉型方向的財富管理業務也已成為信托公司的布局重點。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9家開展了家族信托業務,家族信托存續規模約為3100億元,連續6個季度上升。
此外,多家信托公司還在本源業務上持續探索創新,“全國首單”層出不窮。比如,近日國投泰康信托表示已成功發行全國首單車險分期ABS;中誠信托則落地首單未成年人作為委托人的慈善信托;去年中海信托、興業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還宣布了多項綠色信托產品的“首單”創新。
“信托雖然處于轉型期,很多傳統業務壓降,但是信托制度的靈活優勢一直沒變,未來本源業務的創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搶占先機尤為重要。”一位信托業務人員透露。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