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起松江,到聯通嘉杭,再到九城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聚焦“科創+產業”的戰略定位,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區域科創活力被充分激活。
昨日,2022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落槌湖州德清,此次拍賣會成交金額達到了破紀錄的50億元,在連續三年跨越式增長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井噴。
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以下簡稱G60科創走廊)建設推進,長三角各城市的科技成果加快了項目化、產業化的進程,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深入發展進程中科創要素不斷集聚的最新成果。
【資料圖】
科拍會成交額從10億元躍升至50億元
“成交!”8月11日在2022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現場,經過拍賣師和競拍企業的緊張報價和競拍,來自合肥的“NIO蔚來汽車MOP系統Andon AVI模塊”以1204.58萬元的競拍價一錘定音,比起拍價高出200萬元。這筆科技成果拍賣的成功,也將本屆拍賣會的累計成交額鎖定在50.18億元。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拍賣會現場看到,拍賣會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進行。現場拍賣項目52個。其中,航空智能化機體結構與特種機床加工設計與制造項目等6個為競價拍賣項目,覆蓋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農業科技等戰新產業,現場總成交額為3.27億元。
浙江華恒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以200萬元的成交價現場成功競拍了“真空隔熱板的產品結構設計與性能研究”技術。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蔡中磊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是第一次參加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不僅可接觸到產業上下游企業,競拍的技術成果也可賦能企業工藝,提升產品質量。
今年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以下簡稱G60科拍會)常態化舉辦的第四屆。短短數年,G60科拍會的成交額從最初的1.04億元,到去年的10.23億元,再到今年突破50億元。
“本屆G60科拍會再次詮釋了G60‘1+365’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長效機制的生命力,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科創要素不斷集聚的最新成果。”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副主任郭淑晴說。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法人、執行董事曾國輝認為,G60科拍會化解了科技成果創造者與成果使用者之間信息不對稱、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這些老大難問題,不僅助力企業找到所需要的技術和成果,拍賣產生的最大效益還能極大地激勵科技工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科技再創造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評估和建設方案發布
此次拍賣會上,G60科創走廊發布了《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評估和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標志著G60科創走廊制度創新進入了項目化、清單化、制度化的新階段。方案要求,要建立健全協同聯動機制,共建一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制定跨區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
《建設方案》明確,G60科創走廊鼓勵示范基地協同創新發展,聚焦科創資源整合和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矩陣,建成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示范基地,形成功能完善、運行高效、市場運作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推動與G60科創云、產業聯盟、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應用型高校協同創新聯盟、科創路演中心聯合體、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載體的協同聯動作用,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融合,由點及面,不斷完善產學研鏈條,推動示范基地成為帶動G60九城市協同創新發展的實體化平臺。
G60聯席辦科創組組長宋蘇偉表示,G60聯席辦將加強與各城市科技主管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對示范基地建設進行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下一步,G60聯席辦將開展第一批示范基地的評估工作,對評估結果為優秀的示范基地授予榮譽,該基地推薦的項目可優先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庫。同時,將積極組織開展第二批示范基地的申報工作,擴展資源要素流動范圍,引導重點產業領域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
會議現場,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國家知識產權國際運營(上海)平臺(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G60科創走廊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協同創新聯盟、G60科創走廊俄羅斯院士創新基地、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安徽創新館、上海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及合作平臺等單位聯合成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矩陣,持續完善G60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服務體系。
國家知識產權國際運營(上海)平臺、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董事長呂衛民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國際運營(上海)平臺、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將會同G60科創走廊常態化舉辦科技成果拍賣會,協同推進創新合作,建立健全產學研有效合作機制,推動科創要素在九城市自由流動;以“科創+產業” 為抓手,以高標準創新能力建設為支撐,不斷打通科技創新“最后一公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創新力、生產力、競爭力。
九城市聚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
G60科創走廊自2016年5月24日啟動建設,歷經1.0版源起松江、2.0版聯通嘉杭、3.0版九城共建,發展為貫穿滬蘇浙皖三省一市,覆蓋上海松江區、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
郭淑晴說,一直以來,G60九城市人才富集、制造業發達、創新主體活躍、市場潛力巨大,截至2021年底,九城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均值達到3.25%,已集聚各類市場主體超過959.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65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9家,構建并持續完善G60跨區域合作載體,已成立16個產業(園區)聯盟、11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13個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運行G60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其中,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是在科技部指導下,由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牽頭,會同九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并引入社會資本聯合發起設立的專項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基金管理人為海通證券旗下海富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不同于其他基金,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兼顧盈利性和公益性。該基金50%的份額將重點投向九城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早期項目,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以專業金融團隊市場化運營方式,助推更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作為G60科創走廊國際化的重要載體,G60俄羅斯院士創新基地、G60科創走廊應用型高校協同創新聯盟,也在此次拍賣會上嶄露頭角。其中應用型高校聯盟在過去一年里,共計有160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實現了5818.5萬元的成交額,增速再創新高。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對于支撐產業結構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郭淑晴說,G60聯席辦將持續發揮協調聯動的樞紐作用,在各地科技系統、市場主體的大力支持下,共建共享矩陣、聯盟、基金、基地、平臺等一批跨區域合作載體,聚智聚力、齊心協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共同打響“科創”品牌,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