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張宇馳
新春伊始,各地各部門紛紛組織復工返崗,搶抓生產開門紅。在江西贛州,“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繼續推進;在四川資陽,地方政府組織集中招聘,專車接送附近居民;在廣東,在浙江,“跨省搶人”的招牌甚至打到了家門口,返崗務工專列在兩地間輸送溫情。
一邊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務輸出大省“以情留人”,一邊是勞務輸入地區之間“爭工搶人”。“一搶一留”間,比決心、比干勁、抓發展、開新局的景象顯現。在穩崗穩就業這件事上,適度的競爭是良性的,有助于保障勞動者權益充分實現。
招工引才,真心實意是前提。江西贛州開展“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工作已是第二個年頭。兩年來,當地實施“五個優先”,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走訪留守兒童送溫暖,展現出極大的誠意。廣東在春節后組織返崗專列14趟、專車380班次,努力實現從“家門”到“車門”再到“廠門”的無縫銜接,被許多務工人員盛贊“家一般的溫暖”。這樣的暖心之舉不妨再多些。
真心實意暖人心,真金白銀重千斤。每個勞動者心中都有一筆“明白賬”,異地漂泊也多是為了更體面的收入。地區間能提供的工資待遇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更友好的就業環境,提升勞動者獲得感,完善勞動保障,是留人留才的“硬通貨”。各地先后推出一次性招工補貼和留崗津貼,也是有益的嘗試。
放眼長遠,招工穩崗既要拼機遇,更要拼發展。“引進來”不易,“留得住”更難。對一個地區而言,誰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的增長,誰就能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誰能長期穩住發展的勢頭,厚植產業優勢,誰就能向外持續釋放吸引力。
從整體看,全國范圍內的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勞動力的靈活性持續加強。用發展引人才,以人才促發展,有著全局意義、關鍵價值。俗話說“人往高處走”,而今講“人往高原走”,我們要深入理解勞動者的長期規劃、綜合選擇,用核心競爭力留人。發展質量不是一家企業所能定義的,而是要鼓勵企業間、行業間、地區間比學趕超,推動發展質量整體上一個臺階,于“高原”上筑“高峰”。
唯有通過高質量發展向上突圍,才能奔向發展的新藍海;唯有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發展的大船轉換動力,行穩致遠,自然有敢拼敢闖的水手接踵而至。船頭擺正,拉滿風帆,要用實際行動讓勞動者相信,奮斗能創造美好的生活,同舟共濟一同駛向光明的未來。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