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AI熱潮席卷全球。大模型帶來的技術涌現,將對企業現有能力怎樣進一步解鎖?從技術角度來看,能夠解鎖多大的邊界?在近日舉辦的21世紀卓越董事會人工智能閉門會議上,多位企業高管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探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位參會嘉賓表示,大模型未來發展趨勢向好,能夠與企業現有業務結合,帶來更多助力。亦有嘉賓認為,在擁抱和學習的基礎之上,當前還要逐步把信息化、互聯網化、數字化、基礎智能化工作做到位。
大模型時代開啟
AI的到來,為企業帶來了知識、交互領域的雙重變革。而機遇往往伴隨著挑戰,AIGC降低了軟件開發的門檻,人人都可以成為“開發人員”,這樣的變化對軟件廠商而言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那么未來軟件廠商的出路在哪里?或許還是要回歸到大模型。
用友集團副總裁郭金銅認為,AI全面普及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以信息化和互聯網化為基礎,數字化和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全面數智商業時代到來。
提及建立企業模型,郭金銅認為需要注重幾個關鍵要素:一是去人化,人工智能就是要把人從低級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需要先將人的能力轉移到模型中;二是數據化,要把人的能力通過數據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實現可分析和可提煉;三是黑盒化,把基礎數據封裝到黑盒中,通過參數支持數據交互即可,提供數據的可用性;四是迭代化,對模型反復訓練,不斷迭代升級,提升精準性;五是規模化,模型能力和精準度取決于數據的規模,ChatGPT的成功就是大數據暴力美學的成功,未來對企業而言,市場規模將成為核心發展戰略。
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云智能業務集團CEO孫佳韡亦表示,“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所有的軟件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p>
孫佳韡認為,軟件作為人機交互的翻譯者,從來沒有任何的一個編程語言,或是機器的對話能力能像大模型這么擬人和接近人類溝通的方式,這使得如果用大模型去疊加軟件,在人機交互和機器算力的使用等方面都會有非常巨大的提升。
他進一步指出,在大模型的世界里有一個機會,可以通過軟件把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過程數據沉淀下來,讓它自主學習,重新進步。當把足夠多的數據喂給一個企業可用的大模型以后,這個大模型可以幫助你重構生產關系跟生產力,進而實現業務模式的創新。
“我們對用大模型重構所有軟件的一個出發點和目的,是希望所有重構過的軟件,在客戶界面能夠重新讓它的生產關系變化。以前的很多限制和拘束,是因為我們對機器的使用效率太低。隨著大模型釋放算力的能力,以后我們可以提更多的深層次需求,更多的想法可以得到實現。”孫佳韡稱。
在孫佳韡看來,隨著大模型時代的到來,軟件行業的創新才剛剛開始。
場景化應用壁壘突破
中科聞歌副總裁、首席產品官汪小東認為,ChatGPT解鎖了三項關鍵能力,包括對自然語言的理解、知識的推理,并且還能做到“通才”,OpenAI率先提出用一個模型解決所有的問題,讓一個模型無所不能。
結合企業自身實踐經驗,中科深智CTO宋健指出,“大模型的到來,可以讓我們做的數字人能像人一樣,和用戶做正常的交流,可以像人一樣去表達和思考?!?/p>
元境科技戰略中心負責人鄭陽亦表示,“大模型可以與公司數字人業務很好地結合,我們現在就是打破壁壘和橋梁,實現場景化的應用?!?/p>
鄭陽進一步指出,該公司依托“MetaSurfing-元享智能云平臺”,通過調用ChatGPT接口,并與自身人臉建模、形象驅動、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圖像處理等多模態智能驅動算法進行緊密的智能化結合,從而升級虛擬數字人語言理解、多輪回復等“生成式交互”能力,并以應用場景為導向,在ChatGPT通用大模型基礎上,進行調優,針對虛擬主播、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垂直場景進行匹配。
AI帶來技術革新,其突破式進展也將重構軟件行業生態。
久其軟件目前主營管理軟件和數字傳播兩大板塊業務。談及大模型對傳統軟件業務的影響,久其軟件副總裁錢暉表示,未來人員結構、編程能力方面或許會產生很大的改變。讓ChatGPT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可以減少很多傳統編程的工作量。從應用端來看,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員轉到行業應用和應用場景梳理當中。
同樣,在他看來,ChatGPT也能給公司數字傳播業務帶來新的變化,數字傳播可以和大數據、AI技術更好地結合運用。據其介紹,公司數字傳播業務已經跟國外的META、推特簽訂長年的合作協議。
“當前,我們內部已經把能看到或者能應用的一些大模型接入到企業微信里,所有員工都可以使用大模型來做輔助自己的工作,已經產生了很明顯的效果?!卞X暉稱。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