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0日,“2023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在杭州舉行,來自全球一流的學者專家、企業家、領軍人物參會交流。在“金融科技新階段”平行論壇上,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黃浩分享了螞蟻集團在數字金融領域的實踐探索。他認為,以AI為核心的金融科技新技術,正在重塑金融服務。例如,螞蟻財富和螞蟻保用“AI+金融工程”深化金融專業度,形成智能風控、智能研判等專業能力;用“AI+客戶洞察”創造服務新體驗,在智能客服、智能營銷等方面精準滿足客戶需求;用“AI+共享互聯”,把理賠科技、寵物科技、聯合風控等能力開放給合作伙伴。金融科技平臺鏈接了金融機構、服務商、內容創作者等角色,各方分工協作,為用戶提供從產品到內容的全方位服務,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生態。
黃浩表示,金融是專業度和復雜性都較高的服務領域,產品信息透明化程度低、認知門檻高。但在新技術和新生態的作用下,金融服務正在形成透明可靠、智能專業、既普且惠、溫暖陪伴的新體驗,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在“透明可靠”方面,以螞蟻財富和螞蟻保為例,兩者通過“金選”服務,用專業量化的模型篩選出業內優質的基金、保險產品,讓理財和保險產品信息透明化,為用戶提供“明明白白選購金融產品”的新體驗;在“智能專業和溫暖陪伴”方面,螞蟻的智能客服“支小寶”年度服務用戶數8億,解決17億個理財問題,突破了金融服務依賴人的局限,讓服務人人可得、時時在線,創造了全生命周期、包裹式的陪伴體驗。
在“既普且惠”方面,黃浩認為,受傳統風控模式的限制,此前金融服務的覆蓋廣度和深度不足。而金融科技基于創新技術和大數據的風險預測能力,讓金融機構可以服務更多用戶,做到既普且惠。例如,保險領域的智能核保讓帶病群體也能獲得保險服務,信貸領域的分層提額則讓有需求的群體有了獲得信貸服務的機會,這些都離不開風控技術能力的發展。
螞蟻集團副總裁余泉分享了螞蟻在小微信貸風控領域的探索。她說,普惠金融實現一定的覆蓋度后,又有了向提升小微金融健康水平進階的新方向。以螞蟻集團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為例,成立8年來,網商銀行用不斷升級的風控模型來提升服務深度,例如,用大山雀系統將衛星遙感技術與AI模型算法結合助力農村金融。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5000萬小微經營者使用過網商銀行的數字信貸服務,他們中有80%過去從未獲得銀行經營性貸款。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