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產生活與5G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
2019年10月,重慶市政府發布《重慶市加快推動5G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這標志在構建5G發展生態上,重慶已經步入快車道。
如何更好地助推5G應用產業發展,也得到了眾多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在2020年重慶兩會上,農工黨市委會提交集體提案《推進重慶市5G應用產業發展的建議》,圍繞重慶在5G產業發展上面臨的制約短板,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
這份集體提案提出之后,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會同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發展局、市通信管理局等單位進行了認真研究辦理。
市經信委在復函中提到,圍繞推進5G+與現有產業融合應用方面,重慶已經在諸多領域開展了應用示范。比如在渝北區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悅來智慧生活互動體驗區、禮嘉智慧生態城、南岸智谷智能科技體驗區等地區,打造了5G遠程駕駛應用、5G遠程醫療等示范項目;市通信管理局聯合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啟動“5G+衛生健康精準扶貧”項目。
市經信委表示,按照《重慶市加快推動5G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總體部署,重慶正在實施5G融合應用優先行動,并在工業互聯網、智慧機場、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安防等領域落地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以點帶面,為其他應用領域提供可借鑒模式,實現5G整合應用發展。
針對產業應用布局不足的問題,市經信委從發展智能終端(設備)產業、培育本土5G核心零部件等配套體系、進一步發展壯大天饋線產業三個方面積極推動相關工作。
其中,將重點加強對5G芯片基帶授權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車載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服務器等智能終端企業的引進,形成完整5G智能終端產品體系。
“特別是疫情期間,重慶在遠程會診、4K直播、在線學習、遠程辦公等基于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相關應用上大顯身手,這讓我們對于重慶5G應用產業發展抱有更大的信心。”市政協委員、農工黨市委委員吳祺說。
標簽: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