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吸貓”“擼狗”了嗎?近年來,一股寵物熱潮正悄然興起,我國寵物經濟隨之步入發展快車道。
“它經濟”有多火?《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城鎮犬貓數量超過1億只。另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統計,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城市“有寵一族”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增長,“它經濟”也持續升級、越來越燃。
提起“它經濟”,顧名思義就是圍繞寵物而產生的一系列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商業活動。但如果你腦海里的印象還僅僅是寵物商店、飼料玩具等傳統消費,或者是貓咖、擼貓館、寵物美容等“相對新潮”的消費場景,你可能就有點跟不上潮流了。現如今,“它經濟”愈發專業化和精細化,不但涉及食品、用品、醫療、美容、寄養、保險、訓練等多種方式,還有更多“新玩法”,如寵物餐廳、寵物酒店、寵物游樂園、寵物月子中心、云吸寵物等等。人類幼崽所擁有的吃喝玩樂,來自“汪星球”和“喵星球”的小主子們可能也都能享受。可以說,“它經濟”正顯示出無窮的“錢”景和活力。
“它經濟”越燒越旺,當然是緣于巨大的消費需求。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的提高,養寵物日漸成為一種新時尚;另一方面,在快節奏、高壓力的都市生活中,具備神奇治愈能力的寵物也給予了養寵人不少溫暖慰藉,滿足了“愛”與“陪伴”的情感需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鐘愛養寵,寵物服務消費逐漸擬人化、高端化。在現實生活中,不少消費者寧可給自己消費降級,也要給自家“毛孩子”吃得更好、享受更好的服務。
“它經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望成為未來“掘金大戰”的焦點。毋庸置疑,這對各路資本、企業都有著巨大吸引力。然而,目前“它經濟”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由于我國尚未形成專門針對寵物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行業依然處于自發生長階段,市場魚龍混雜,收費混亂、無證經營等亂象頻發。諸如寵物盲盒變寵物“亡”盒、寵物托運導致金毛慘死、寵物醫療糾紛等新聞亦不時傳出,令人十分痛心。無論是“它經濟”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存在著監管空白。
給“它經濟”再添一把火,需要行業規范和監管力度及時跟進,更好地呵護每一個“它”的成長。只有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制定統一行業標準,加強對寵物行業的規范指導和監管,“它經濟”才能行穩致遠。
(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