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支持力度的持續增加,我國科學智能相關研究成果開始“星火閃耀”。中國科大的“AI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的高精度體相水力場大模型、北京大學的分子動力學模擬軟件SPONGE……?
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作用,它幾乎能跟所有領域結合,而科學研究本身就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兩者融合將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借助昇思AI框架,科學家將快速破解水的結構謎題
2005年,《科學》雜志在創刊125周年之際,發布了全世界最具挑戰性的125個科學問題,“水的結構和性質”即其中的科學問題之一。
“水是我們最常見的物質,卻有非常奇特的性質。比如,通常物質都是固態重于液態,但冰(固態)卻浮在水(液態)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東輝介紹說,“水的復雜性主要源于其分子結構中氫鍵,但這種結構至今還未有定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