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車聯日前接連與大唐高鴻公司和北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智能網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技術的大規模落地,以及在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和公共管理服務領域的大規模應用。作為自動駕駛技術與運營服務領域的領先企業,蘑菇車聯正在以其不斷創新的車路協同技術走出自動駕駛的第四條技術路徑,推動自動駕駛進入2.0時代。
據介紹,按照AI系統在汽車駕駛中的參與程度,自動駕駛被分為從0到L1至L5共6個級別。其中,AI參與程度最高,高到整個駕駛行為完全不需要人參與操作的,稱為完全無人駕駛,其余均為人機共駕模式,AI系統提供的是輔助能力。
在這個基礎上,目前自動駕駛領域共有3種技術路線。第一種,是以特斯拉為代表,希望自動駕駛能夠逐步從L4級以下迭代到L4級以上,也被稱為量產自動駕駛。在這種模式下,通過人機共駕的不斷積累,讓AI學習人類的駕駛行為,最終達到完全自動駕駛。
第二種,是以谷歌公司的Waymo路線為代表,認為只有直接從L4級自動駕駛實現落地開始,達到完全無人駕駛,才能夠真正實現自動駕駛的價值。
第三種,是“融合路線”,一方面看到了特斯拉路線的“數據迭代”之力,兼顧成本之后,將自動駕駛技術落在量產車上使用,另一方面又希望通過Waymo路線來增強安全保障。
蘑菇車聯的“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的系統方案代表了自動駕駛落地的第四種路線,這一系統比單車智能的技術難度更大、門檻更高。
在自動駕駛時代,聰明的車、智慧的路、隨機多變的各類交通參與者,實時產生著海量多元異構數據。“單車智能+車路協同”方案構建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能感知并處理的數據規模是單車智能的上萬倍,中心云端每月交換量達到PB級。這意味著,該方案需要更為復雜的融合算法支撐。更為關鍵的是,云計算需要極強的交通運輸、自動駕駛、交通管控等專業知識和能力,考驗著整個行業。
蘑菇車聯表示,無論是自動駕駛還是手動駕駛,決定駕駛安全性的是2個核心因素:一是數據全面性,二是決策時效,而這兩個問題在單車智能化的技術路線中都會面臨一些理論瓶頸。如果每輛車都能提前知道很多周邊信息,就能獲取更多決策依據信息,從而留出更多決策時間,提升行駛安全性。車路協同從信息全面性、決策時效性兩方面帶來非常多的信息補充,從根源上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代表了自動駕駛落地應用的第四條路徑。
2018年,在行業開始重點聚焦傳感器等單車智能領域設備時,蘑菇車聯就重點研發了智慧交通AI云平臺,對城市車、路、人、圖等多要素進行數字化復刻,實現了對自動駕駛車輛引導、特殊車輛優先通行等各類交通的控制需求,系統地優化了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監測、預警、分析等各個平臺。
目前,蘑菇車聯已經搭建了一套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全棧技術,包括底層系統架構、算法、應用軟件、AI云平臺等,自研了除激光雷達以外的全部自動駕駛核心硬件產品。具備L4級自動駕駛公交車、出租車、清掃車、巡邏車、救護車、物流車等全系列自動駕駛大規模城市公共服務車隊運營能力,覆蓋城市開放道路、園區、港口、機場、高速公路等全場景。
近幾年,蘑菇車聯的車路協同系統開始大規模拓展,自動駕駛規模化運營項目已經在北京、上海、江蘇、湖北、湖南等地落地。在蘑菇車聯與中國信科集團旗下車聯網骨干企業大唐高鴻的合作中,雙方將聯手推進城市級大規模自動駕駛C-V2X建設及應用,共同拓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業務,規模化部署新一代城市級交通信息控制網、信息基礎設施、車路協同及自動駕駛等。蘑菇車聯與北控集團也將共同推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在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和公共管理服務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共創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務新模式。
近期,智能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和事故讓人們對自動駕駛產生了質疑,但從技術發展趨勢來說,自動駕駛是未來出行和交通技術發展的必然。而且,相對于人們的手動駕駛,完善的自動駕駛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蘑菇車聯創始人兼CEO朱磊表示,單車智能加車路協同會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車路協同是單車智能化非常好的補充,不僅體現在單點技術覆蓋范圍、算法算力的提升,更核心的是因為配備了多套冗余系統,使整個自動駕駛運營與行駛安全得到了巨大提升。如果說以單車智能化為核心的技術是自動駕駛的1.0時代,那么以單車智能加車路協同為核心的整套方案則開啟了自動駕駛的2.0時代。
(記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