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印度華星首批產品成功出貨三星。在印度安得拉邦Tirupati市TCL產業園內舉行的出貨儀式,簡單而隆重。
印度工廠是TCL華星首個海外布局的工廠,以此為圓心,TCL華星可以實現不同應用領域的顯示產品對周邊新興市場的覆蓋?!笆袌鰸摿κ俏覀冞x擇印度最重要的因素?!苯?,TCL華星首席運營官趙軍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時表示。
對于堅定不移推進面板制造產業鏈建設的TCL華星而言,印度華星是其全球化的橋頭堡。趙軍透露,未來TCL華星的目標是實現全球智造和全球交付,“我們不光輸出產品,還輸出工業能力,同時通過海外市場規避有可能出現的貿易和關稅壁壘”。
印度華星表現“超出預料”
印度華星可為印度本土的手機、電視整機廠商提供關鍵部件——液晶模組?!拔覀冋谶M行產能爬坡,現在的月產能達到了120萬片。”趙軍介紹說。印度華星已完成3條線設備的產能建設,第4、5條線即將搬入。到2022年5月,實現Bonding、貼合、組裝全制程投產后,印度華星月產能將達到200萬片。
本次出貨是印度華星為三星手機提供產品,后者對于供應商的審核以嚴苛著稱。事實上,雙方的戰略合作非常緊密,三星剛剛發布的Galaxy A73手機的柔性屏幕就是由TCL華星提供。
趙軍告訴記者,印度華星出貨標志著印度華星工廠從建設階段正式進入生產運營階段,印度華星在當地的供應鏈初步具備了供應全球頂級客戶的能力。
TCL的海外布局一直是“不打無把握之仗”。在經營環境、產業政策、政府支持力度、基礎設施配套、供應商能力等方面與中國存在較大差異的印度,充分考慮這一點尤為重要。
趙軍坦承,原來擔心印度員工的生產效率和作業技能與國內差距比較大,但是量產一段時間后發現,印度員工的基本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印度華星初期的量產良率很短時間內就接近了國內工廠的水平。“這是超出我們的預料的。”趙軍說。
針對印度當地產業鏈配套薄弱的問題,TCL華星也有自己的長期規劃。建廠初期,供應鏈配套先依靠國內,然后逐步開發印度本土資源,打造當地供應鏈。
趙軍認為,印度華星已經錘煉出了屬于自己的“硬實力”三件套:供應鏈管理能力、生產保障能力、客戶交付能力。拿這次印度華星和三星的合作為例,三星對印度華星實施全體系審核,印度華星經過2個月的全力準備,最終一次性通過。目前為止,印度華星已順利并一次性通過了三家世界TOP級客戶的審廠認證。
全球化戰略下的積極布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表示:“面對全球化競爭,中國制造業要更加積極有為。”他曾多次強調,中國企業把產品賣到海外只是全球化的初級階段,未來要在全球布局產業能力、制造能力、產品能力。
趙軍告訴記者,TCL華星在印度建廠也是TCL(集團)全球化戰略下的一次積極布局,“這和我們的全球化基因有關”。
作為全球化探索最早的中國大型企業,TCL在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布局與業務出口已形成“相互促進”關系,一方面通過全球化布局降低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規避貿易壁壘,推動海外營收;另一方面通過業務發展不斷拉動出口增長,形成放大效應。
例如,印度對手機顯示模組設置了較高進口關稅,但在印度華星生產,就可以減少這部分關稅,再加上人力成本優勢,要比在中國加工模組再出口印度,更具成本競爭力。
趙軍強調:“印度華星的一部分產能是跟TCL在印度的智能終端業務配套的,這可以大大減少我們在印度投資的相關風險,包括市場變化風險?!?/p>
據了解,印度華星整合了大尺寸電視屏及小尺寸移動終端顯示屏的生產,配置11條生產線,規劃年產出800萬片26英寸至55英寸大尺寸電視面板,以及3000萬片3.5英寸至8英寸小尺寸手機面板。
按照TCL華星的規劃,印度華星會跟TCL實業在印度的整機項目進行協同,打造從面板到整機一體化的加工制造能力。長遠而言,從手機到TV,不同應用領域、不同顯示技術的產品都將通過印度華星向周邊新興市場輻射。
2021年,TCL(集團)的海外營收預計超過1100億元,增長超過55%;出口194.2億美元,增長70%。全球化產業布局是TCL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對于TCL華星和TCL(集團),印度華星不僅是提供了一個堅固的半導體顯示產業基地,也是其提升全球產業鏈一體化整合能力及全球范圍行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