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李軍
通訊員/蔣晨凱
“村莊經營”,這是鄉村振興的一大熱詞,也是茶陵臥龍村正在實踐的探索。
臥龍村位于茶陵縣北,接壤江西蓮花縣。春風拂過,總面積27平方公里的村莊,八成以上是郁郁蔥蔥的山林。
鄉村振興拉開序幕以來,臥龍村堅持經營理念,多方挖掘并盤活“三農”資源,助推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落地,帶來振興新氣象。
引進社會資本,釋放“兩山”效應
“這真是一塊寶地。”去年5月,市派駐臥龍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到崗,面對秀美的山水,大家一致如此慨嘆。
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臥龍村,經過多年開發已摘獲“中國最美鄉村”等榮譽,被認定為國家3A級景區。村內有茶陵最高山峰泰和仙山,臥龍山溝貫穿全村四季泉水潺流,發展鄉村旅游的底子扎實。
到崗后,工作隊隊長、市民政局二級調研員袁桂雄,帶著大家對村里資源進行全面摸底。之后,和村“兩委”攜手對村莊經營的方向進行了總體定位:做好鄉村旅游文章,吸引游客到臥龍來“賞景、養心、避暑、研學”,并制定了相關規劃布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袁桂雄說,打好臥龍村的村莊經營算盤,“兩山”理念是指引,而經營盤活是方法論。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團隊運營。”在袁桂雄看來,這是經營村莊的一個重要原則。無論是做熱村里的鄉村旅游,還是開發康養項目等,他都積極向外奔走,試圖引進專業公司與社會資本進行運營。
駐村至今,袁桂雄10多次去到長沙等地拜訪相關企業,邀請對方來考察調研,一起合作開發項目。他戲稱自己是臥龍村的“推銷員”。
去年10月,袁桂雄和工作隊發現,山上毛栗子樹多,或許具備開發價值,于是邀請湖南孝德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來村考察。對方一來,卻更看好臥龍的野生茶樹,并很快叫上朋友來臥龍調研。
一番接洽與協商,湖南順彬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臥龍村流轉萬畝山地,投資建設“中茶貢品茶廠”,并于4月10日正式揭牌。
茶廠運營后,臥龍村壯大了集體經濟,村里及周邊村近200名村民通過采茶增收。“采不采茶自己安排,也不耽誤種地,采一天就有一兩百元的收入。”村民陳元妹笑著說。
通過邀請專業的公司前來考察,臥龍村的更多資源得到了發掘。臥龍村黨總支書記陳強說,茶廠引進后,專家在山上又發現了豐富的木姜葉柯,這種藥食同源的植物很有開發價值,目前正在湖南省茶葉研究所進行專業檢測。
在與考察企業交流過程中,經營的理念與思路也更加明晰。
陳強介紹,袁桂雄去年曾邀請江蘇一家企業來村調研康養項目,通過對方專業的眼光審視,村里的民宿在設施、飲食與接待等方面短板明顯。這為村里提升民宿品質帶來了新思路。
以流量帶存量,“三二一”逆向開發
“經營臥龍村,我的理念是反著來,先做好三產,再以此倒推二產和一產發展。”袁桂雄笑著說。
這不是突發奇想,而是袁桂雄大量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再結合臥龍村實際后形成的村莊經營思路。
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紅色旅游資源,獨特的客家文化及農耕文化等,讓臥龍村發展旅游的優勢得天獨厚。經過近年來一系列開發,臥龍村的鄉村旅游也有了一定基礎。
袁桂雄介紹,去年7月,工作隊和村里請來專業的旅行社策劃推出一系列活動,村里的漂流與研學游等頗為火爆。遺憾的是,7月底疫情再襲株洲,給火爆的旅游氣象潑來一盆冷水。“百人以上的漂流團隊,就退掉了10多個訂單,一些研學游的活動也無奈取消了。”他惋惜地說。
但在陳強看來,雖然因為疫情而遇冷,可專業團隊的策劃與運營對村里旅游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也看到袁桂雄在積極對接長沙的專業公司,并認同其引進專業力量運營村里旅游的想法。
袁桂雄介紹,為更好地運營村里的資源,工作隊和村里完善了經營體制,設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然后在下面設立子公司負責鄉村旅游、種植等具體的板塊。
對于鄉村旅游,工作隊設想的是請長沙的專業公司的團隊來運營,村里或每年收取固定費用,或以入股分紅的形式,與對方公司取得雙贏。
依托專業運營力量做熱鄉村旅游,是做強第三產業。“為什么要先做三產,因為要先引流量,把人氣先做起來。”袁桂雄說。
有了人氣與流量,再針對性地開發特色農產品,為游客消費提供更多選擇。而目前,臥龍村已開發了竹筍、茶葉等農產品,將來還將針對黃桃開發黃桃干、黃桃汁等,讓游客來了后消費打上臥龍村標簽的農產品。
“人氣旺,帶動產業旺,產業旺帶動村民增收,還有人才返鄉回流,鄉村振興的夢想也就能一步步實現了。”袁桂雄說,打響村莊經營這個“新算盤”,這是他期待看到的最終收益。
(文章來源:株洲日報)
標簽: 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