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首款瓶裝水產品——有礦天然軟礦泉水,切入礦泉水市場后,元氣森林又切入無糖可樂市場。
7月22日,元氣森林首次披露了即將推出的“元氣可樂”產品的諸多細節。元氣森林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和市面上流行的無糖可樂相比,嚴格來講該產品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可樂產品,而是可樂味蘇打氣泡水,用天然代糖赤蘚糖醇取代了爭議較大的人工代糖阿斯巴甜,用天然的檸檬酸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檸檬酸鈉,用巴拉圭茶提取物取代傳統可樂的人工咖啡因。同時,該產品不含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化學防腐劑,屬于可樂味蘇打氣泡水。
據了解,中國碳酸飲料市場長期以來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巨頭牢牢把持九成以上的份額,“元氣可樂”能成功切下市場蛋糕嗎?
(資料圖片)
可樂味氣泡水勝算幾何?
“這款產品經過3年打磨,1000多次測試,才初具雛形。”元氣森林聯合創始人鹿角表示,在全球范圍內,可樂味飲料并不特指某個品牌,而是一個細分的大品類。與市場上已有的可樂產品相比,元氣森林只是想做一個嘗試,不是想要做商業競爭。正如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的表態,成敗并不是最重要的。“既然用戶有需求,與其扭扭捏捏,不如瀟灑走一回。”
“去年10月份,元氣森林全線氣泡水產品就不再添加苯甲酸鈉等化學防腐劑,這得益于元氣森林引進的全球領先的無菌碳酸生產線。”鹿角表示,之前網上的部分消費者吐槽瓶蓋有些難擰,其實也是因為沒添加化學防腐劑,所以需要擰緊以便保鮮。
據悉,目前國內僅有農夫山泉、匯源兩家國內企業能做到的全自動無菌碳酸生產線。截至目前,元氣森林5大新建工廠共建成18條無菌碳酸產線,總投資金額達數十億元。
不過,“元氣可樂”或因赤蘚糖醇、巴拉圭茶提取物等配料成本高于市面上其他無糖可樂配料成本,售價與元氣森林480ml氣泡水價格基本一致,在4元/瓶左右,而市面上500ml無糖可口可樂、無糖百事可樂的售價在3元/瓶左右。
“元氣可樂”能否突圍?
長久以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國際品牌占據了我國碳酸飲料市場大部分的份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以2019年為例,可口可樂市場份額為59.5%,百事可樂為32.7%,行業集中度高達92.2%。
曾在中國市場風靡一時的國產碳酸飲料品牌都在和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合資后逐漸“消失”于大眾的視線。
1994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合資,總金額1800萬美元,天府可樂占股40%,百事可樂占股60%。雙方簽訂的合同中說明合資目的是“生產天府可樂飲料產品和濃縮液”。合資前,天府可樂集團在全國擁有108家分廠,員工2萬多人,年利稅7千萬元,純利潤一千萬元,資產近億元,占據了中國可樂市場份額的八成。合資后,天府可樂品牌的產量占比從100%下降到1.1%,逐漸被百事可樂替代。
1994年,北冰洋的前身北平制冰廠與百事可樂合資,幾年之后停產。2007年,北冰洋提出收回商標,但百事可樂要求其4年之內不得做碳酸飲料。直到2011年,北冰洋才重回市場。
上世紀90年代,位于山東青島,一度占據青島80%市場和全國20%左右市場的嶗山可樂被可口可樂收購,很快停產,2004年才被收回并重回市場,但和天府可樂一樣,錯失先機,規模小,且沒有進入全國經銷商體系,只能作為地方特色在當地售賣。
合資后,國產品牌逐一被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兩大巨頭替代。在無糖飲料備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時,兩大巨頭又相繼推出無糖可樂,以提高自身行業壁壘。此前,太古可口可樂總裁蘇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太古可口可樂在中國有60%以上的飲料品牌都是低糖或者是無糖的,現在國內無糖飲料正引領著汽水品類發展的新增長。
“國內碳酸飲料市場長期被‘兩樂’壟斷,并在原料方面對國貨品牌多次狙擊。”有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無論是從體量還是品牌方面,元氣森林的無糖可樂味飲料都很難撼動“兩樂”的市場地位。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國產可樂的失敗關鍵在于成本。“天府可樂、嶗山可樂等地方性可樂盡管已經回歸市場,但是產品受地域影響,市場規模小,運輸成本較高,因此無法在價格上與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競爭。不過,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傳統的線下渠道正在被線上渠道替代,節約成本的同時,有助于‘元氣可樂’等新品牌突圍。”
目前,對于這款新產品的銷售預期,元氣森林表示“保守”,除了線上銷售和部分線下渠道外,公司短期無大面積鋪貨的計劃。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標簽: 元氣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