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金秋時節,江蘇淮安的10萬多畝黃瓜進入了盛產期。得益于農業科技的助力,種植戶收入大幅提高。
眼下,淮安市的氣溫保持在20℃-30℃之間,正是黃瓜的盛產期。在丁集鎮黃瓜種植示范基地內,一根根翠綠的黃瓜頂花帶刺、青翠欲滴,長勢喜人。當地秋黃瓜預計在10月便可大規模上市,畝產量預計可達2-3萬斤,每畝瓜田能為種植戶帶來3-5萬元的收益,小黃瓜變成了“致富果”。
江蘇淮安淮陰區某黃瓜種植示范基地種植戶楊炳坤:隨著電氣化、智慧化大棚的應用,種植成本大概降低了一半,黃瓜年產量增加了30%-40%。
為助力黃瓜產業全產業鏈高效發展,當地政府部門鼓勵農戶開展種植基地電氣化升級行動,將普通大棚改造升級為電氣化齊全的現代化新型黃瓜大棚,每年節約人力成本近百萬元。
國網江蘇電力黨員服務隊隊員丁山:我們幫種植戶進行大棚電氣化、智慧化改造,定期到大棚里了解黃瓜種植用電需求,提供24小時服務。
目前,淮安的黃瓜電氣化大棚種植基地已形成繁種、育苗、種植、采摘、銷售全產業鏈的模式,每年可提供優質瓜苗450萬株。年產量超過35萬噸,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
(文章來源:央視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