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何漪)深圳“20+8”產業“一集群、一基金”有了新動作。
日前,“深圳創投日”走進坪山活動上,“20+8”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兩只產業基金正式落戶坪山。記者了解到,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基金規模分別為50億元,將投資特定的產業集群領域。其中,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投資于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則投資于生物醫藥、細胞和基因、醫療器械、大健康等領域。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資本聯盟和生物醫藥產業資本聯盟正式成立。16家投資機構與坪山進一步結為“奮斗共同體”,將與坪山合作建立服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金融資本生態,為企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孵化培育提供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
談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比亞迪投資董事長李黔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勢所趨,已經不容置疑。我們很有信心,今年中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預計會超過40%。”
談及汽車行業變革,“電動化是上半場,而智能化是下半場。”李黔談到,投資要緊緊圍繞著汽車智能化,從感知、決策、執行、通信、存儲,全方位地投資。該公司在數據、核心零部件、半導體等領域持續加大投資。“此外,我們也在上游設備、材料上加大研究投資,與比亞迪汽車在智能化發展戰略上形成高度協同。”
“最近我特別能感受到,很多頭部企業、投資機構,一直在往深圳跑、往坪山跑。”清松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松在現場表示,坪山在產業、資源、政策、人才、環境、科技創新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斷完善軟性配套。這令他們深刻感受到,坪山不僅能夠把產業留下來,也能把人留下來。“希望不僅是投資這片熱土,更希望和坪山成為長期的伙伴。”張松說。
對于生物醫藥產業,張松還表示,生物醫藥行業在新的發展階段會有新的發展模式,基于政府和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物醫藥行業在未來實現長期健康地發展尤為重要。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周期非常長,需要投資機構、政策、人才等產業鏈條共同協同。在發展早期階段,生物醫藥行業會更注重創新,更注重源頭原創和數據驗證,需要政府在科研載體、創新創業激勵;在發展中后期,需要在資金、地方政府空間載體、創新應用場景、產業整合傾斜,這對優秀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此外,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策略研究)謝志剛表示,作為世界一流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此次帶領香港初創團隊來到深圳、來到坪山,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資金、找到市場,幫助他們實現更好的發展。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