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東北大米”十月稻田要上市了!
(資料圖片)
近日,十月稻田母公司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十月稻田”)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沖刺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從業績表現看,這家定位中高端糧食品牌的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營收由23.27億元增長至45.3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9.6%。2022年,十月稻田調整后凈利潤為3.64億元。
自2020年以來,十月稻田先后完成3輪融資。其中,2021年的B輪融資中,除了老股東啟承資本跟投外,還引入了紅杉中國、云鋒基金、CMC資本等明星機構。在2023年完成C輪融資后,十月稻田的投后估值已超130億元。
線上發力成就高成長
相較于金龍魚和福臨門等傳統糧食品牌,2011年才誕生的十月稻田能被消費者熟知,離不開線上渠道的突破和發力。
十月稻田創始人王兵有多年大米線下批發經驗。他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許多線上渠道之所以愿意與十月稻田合作,是因為相對于傳統米廠更傾向于選擇固定經銷商,十月稻田積累了很多線上運營服務的經驗,對線上渠道的理解也相對充分,愿意搭配供應鏈和成本結構去迎合這些渠道。
招股書顯示,線上渠道一直是十月稻田的營收主渠道。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線上渠道營收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不過占比仍接近60%。
“2019年至2022年,按通過綜合性電商平臺銷售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產品產生的收入計,我們一直是排名第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我們在該市場的市場份額為14.2%,是行業第二名的2.7倍?!笔碌咎锉硎?。
根據公開資料,在2021年獲得B輪融資時,十月稻田向外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其年復合增長率達60%。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線上渠道事實上進入門檻并不高,很容易受到頭部公司的壓制。
金龍魚就在2022年8月披露的調研紀要中表示,因為糧油米面產品的屬性,其在電商渠道的銷售占比較小,但成長速度較快。公司對電商渠道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電商渠道事業部,補充了專業人員,希望能夠在電商方面更好地發力。目前已經推出了一系列專門針對電商渠道的定制化產品,以區分不同渠道的銷售,這一策略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而十月稻田顯然也意識到了自身在線下渠道的短板。在募資用途中,十月稻田表示,將重點加深渠道覆蓋并構建全渠道的銷售生態體系。計劃加深與全國性商超和地方性商超等現代商超渠道的合作,拓寬中國的經銷商網絡體系,將公司產品覆蓋延伸至全國各地現有和潛在客戶。
明星機構熱捧
投后估值超百億
2011年,十月稻田品牌正式成立。在此后近10年里,公司一直未接受外部投資。2020年9月,啟承資本以3億元參與了十月稻田A輪融資。
“之前沒有人會去想投一個大米品牌,2020年啟承資本發現和投資了十月稻田,之后公司實現了3年超過3倍的銷售增長?!眴⒊匈Y本創始人常斌在2022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十月稻田大幅跑贏行業平均增長率的業績表現吸引了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2021年,十月稻田完成14.5億元的B輪融資,除了老股東啟承資本跟投外,還引入了紅杉中國、云鋒基金、CMC資本等明星機構。
而A輪+B輪兩輪合計17.5億元的融資總額也創造了國內近五年基礎食材領域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
2022年10月12日,MIC與十月稻田股東Generation Sigma HK等簽訂股份轉讓協議。MIC以人民幣3.73億元的等值美元收購十月稻田2.96%股份。同日,十月稻田進行了C輪融資,MIC以6.59億元的代價獲得十月稻田4.90%股權。據此計算,十月稻田此時估值已超130億元。
招股書資料顯示,MIC成立于2020年,是穆巴達拉投資公司PJSC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其最終實益擁有人為阿布扎比政府。
主打新鮮口感
產能利用率較低
十月稻田稱,公司主要從全球三大黑土地產區之一的中國東北地區采購原材料,致力于為客戶帶來優質大米產品,最大限度保持口感新鮮。
目前,十月稻田旗下擁有“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福享人家”等多個品牌。其中,“柴火大院”主要提供五常大米及長粒香大米。以五常大米為例,2022年,獨立包裝凈重在5公斤至10公斤且零售價在79元至149.9元的“草帽系列”五常大米收入超1億元。
截至2022年末,十月稻田已建立五個生產基地,分別為沈陽新民生產基地、五常生產基地、松原生產基地、通河生產基地及敖漢生產基地。其中,通河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
值得一提的是,受大米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因素影響,十月稻田的產能利用較低。2020年至2022年,沈陽新民生產基地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8.9%、57.3%和52.6%;五常生產基地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0.2%、66.2%和50.9%;2022年投入使用的敖漢生產基地2022年的產能利用率為26.5%。
“這符合市場慣例,行業年度平均最高利用率一般不超過80%?!笔碌咎镌谡泄蓵薪忉尩馈J碌咎镞€稱,為滿足消費者對新鮮產品的需求,公司根據客戶訂單的預測計劃生產,以管理存貨水平,在農歷新年等消費高峰期前,需要足夠的產能支持相關高生產需求。因此,通常全年不會以最高設計產能運營。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