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河南發布6月22日消息,《河南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日前印發。
其中明確,到2025年,完成造林43.5萬公頃,種草改良9.54萬公頃,森林撫育66.87萬公頃;新造林混交林比例達到70%以上,鄉土樹種比例達到70%以上,珍貴樹種比例達到3%以上;新增油茶林5.87萬公頃,改造低產低效油茶林2.13萬公頃。河南省科學綠化水平明顯提升,造林地塊實現精準落地上圖入庫,林種、樹種結構不斷優化。建設一批科學綠化試點示范工程,健全科學綠化技術標準和成效評價體系,建成省、市、縣、鄉(林場)、村五級科學綠化示范體系,基本實現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貫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機制基本形成。
總體布局包括“兩區、三屏”,具體如下:
(一)沿黃生態建設區。涉及三門峽市、洛陽市、鄭州市等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65個縣(市、區),是生態環境重點建設區域。主攻方向是上下游聯動、干支流統籌、左右岸協調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綜合治理,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沿黃復合型生態廊道、黃河灘區草業帶、濕地公園、沿黃森林城市和森林鄉村建設;推進鄭州都市圈生態共建,構筑一體協同的生態格局。
(二)平原糧食安全生態屏障建設區。涉及安陽市、周口市、商丘市等9個省轄市45個縣(市、區),是新時期糧食生產核心區。主攻方向是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積極穩妥推進農田防護林完善和提升、生態廊道提質,建成平原生態綠網。
(三)太行山生態屏障。涉及安陽市、新鄉市、焦作市等5個省轄市18個縣(市、區),是生態脆弱地區。主攻方向是加大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力度;開展困難地造林攻堅,堅持“造封飛”并舉、“喬灌草”結合,大力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保護珍稀野生物種種群及其棲息地,推進太行山國家公園建設。
(四)伏牛山生態屏障。涉及南陽市、洛陽市、三門峽市等6個省轄市45個縣(市、區),是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區。主攻方向是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強森林經營,提升森林質量;加大困難地造林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力度;強化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
(五)桐柏—大別山生態屏障。涉及信陽市、駐馬店市、南陽市等3個省轄市11個縣(市、區),是商品林主要分布區。主攻方向是加強生態修復,培育混交林,強化森林經營;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低效油茶林,提高經濟林的生態經濟效益;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強化小微濕地建設和保護。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