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的壯大與農村金融的發展有賴于多維變量的相互交織共同作用,是一個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改善、農村城鎮建設、民營企業發展、市場環境建設、政府職能轉變等諸多方面的經濟社會問題。既要壯大縣域經濟,又要發展農村金融,這里借助物理學中的兩個名詞,叫做“運動路徑”與“運動矢量”。他們的運動路徑要求交織相依,運動矢量要求同向而行。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背景下,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則有多重要求。
縣域經濟是以縣域為中心,以產業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為重點,以縣域行政范圍為基礎,以實現生產要素充分流動和產業高度聚合為途徑的、既相對獨立而又高度開放的經濟形態。而農村金融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農村金融是縣域經濟的引擎,在配置縣域資源中起著重要作用。
縣域經濟的壯大與農村金融的發展有賴于多維變量的相互交織共同作用,是一個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改善、農村城鎮建設、民營企業發展、市場環境建設、政府職能轉變等諸多方面的經濟社會問題。既要壯大縣域經濟,又要發展農村金融,這里借助物理學中的兩個名詞,叫做“運動路徑”與“運動矢量”。他們的運動路徑要求交織相依,運動矢量要求同向而行。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背景下,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則有多重要求。
(資料圖)
放大有效投入發展特色經濟
農村金融機構要努力壯大自身實力,下大力穩定存款增長,盤活不良資產,加快資金周轉。
要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精心篩選、論證優秀項目,尤其是在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縣域經濟中發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潛在發展前景和特色優勢的企業和項目,納入貸款項目庫。選擇一批中小企業實施綜合信貸管理試點,培育授信示范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優秀的大型重點項目,要積極向相關部門申報,爭取立項及相關部門的支持。
要積極拓寬融資方式。規范開展銀行承兌匯票及貼現,拓展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大力開辦信用證、保函及出口押匯等外匯融資業務,增強流動性資金供應。切實強化鄉村振興金融要素保障。深化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銀行等部門合作,督導涉農銀行機構因地制宜制定服務方案,對高標準農田建設貸款項目優先調查申報,全面加強辦貸資源保障。
積極引導信貸重點投入調整產業結構
充分利用農村金融多種有效手段,發揮信貸杠桿機制作用,以有限的信貸總量,主動適應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目標和意圖,避免被動式、淺層次的結構調整。
要擺脫對房地產行業信貸投放的路徑依賴。降低房地產貸款比例,配合做好預售資金監管,精確把握房地產貸款信用風險。要支持企業技改和城市項目建設。圍繞城鎮發展帶動戰略,發揮資金支持和引導作用,對已立項的項目要及時跟進,提供配套服務。
要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積極申報減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對信用等級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實行重點支持,保證資金足額供應,尤其是要優先扶持一批專精特新科技型和快速成長型企業發展壯大;對擬上市公司和改制規范企業,積極開展資本運作;對虧損企業,主要是依照政策運用呆壞賬核銷支持改制、資產重組及引進投資。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要把農村信貸支農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體系化發展,保證農副產品收購資金供應,積極扶持農副產品基地建設及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支持有效益、有市場的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發展。
大力優化信貸環境開辟綠色通道
簡化貸款抵押手續,降低登記費用。國土、房產、稅務、工商等部門要大力改善優化農村金融環境,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快事快辦,推行一站式聯合辦公服務,簡化手續,降低收費。
要優化縣域金融服務,扎實推進移動支付便民工程。搭建公交、學校、醫院等民生支付場景,提高助農取款服務質效,持續開展支付服務減費讓利工作。
要建立多層次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制。可由政府引導組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由財政、受益企業和農村商業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拿出部分資金作為擔保基金,通過公司運作形式為企業融資作擔保;或由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出面組織行業協會或擔保基金,為中小企業擔保;或是企業之間和行業內部關聯企業實行聯保、互保,以此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同時,督促擔保公司降低擔保費用,降低企業籌資成本。
切實防化金融風險保持金融穩定
牢固樹立在經濟發展中防化金融風險的理念,堅持在地方黨政的領導下防化金融風險,充分發揮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作用,運用金融調控手段,促進和服務經濟發展,實現地方黨政的政策目標。各級黨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村金融工作的領導,幫助支持各農村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防化風險。抓實城投債風險防控,認真落實城投債風險防控監測機制,重點關注高風險城投公司經營情況,及時監測債券兌付風險。做好金融債券發行余額試點工作,推動縣域法人二級資本債發行。鑒于少數金融機構風險比較突出的實際狀況,監管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實時進行綜合治理,抓緊落實。農村商業銀行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是聯系農民最好的金融紐帶和橋梁。各級黨政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政策精神,全力支持農村商業銀行的建設,有效促進農村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以此持續促進縣域經濟壯大。
加大信用整治力度營造良好環境
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維護信用環境方面的主導作用,形成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銀企配合、綜合治理的社會信用整治格局。要加強對改制企業的規范管理,以保全金融債權為出發點,依法做好企業破產、改制,充分調動農村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投入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企業在辦理產權變更、稅務登記、工商注冊時,涉及農村金融產權的必須出具債權書和相關資料。要規范企業改制行為,督促落實信用債權;運用政府行政、媒體宣傳、社會輿論、法律手段約束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堅決支持金融機構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且社會影響惡劣的企業實施聯合制裁,協調政法部門強化對金融勝訴案件的執行力度,依法保障農村金融債權安全。要有效化解歷史包袱,加強貸后管理,保證資金效益和安全,督促企業恪守信用并按規定用途合理使用貸款、及時向貸款銀行報送真實報表、接受銀行監督、及時償付貸款本息,使農村金融機構能增加投入,增加效益。要建設好信用評估體系。在完善信貸登記咨詢系統、賬戶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社會信用評估體系,改進對企業授信的方式,有效控制貸款風險。要進一步推進金融安全區建設,深入開展金融安全區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環境,保證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同頻共振,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醴陵農村商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