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詞。目前,海南的開放水平如何?如何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在21日晚舉辦的“以制度型開放與世界分享機遇”為主題的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上,《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綜合評價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并對海南推進開放提出發展建議。
《報告》由海南省聯合專業機構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制作,報告按照“對標國際先進、橫向識別差距,結合海南定位、縱向鼓勵”的原則,圍繞5個自由便利和1個安全有序流動設置橫向和縱向指標,對標國際先進自貿港、RCEP有關成員國以及極具外向型特色的島嶼經濟體,在全球自貿港格局中找準海南定位,為海南對外開放謀劃方向,也為全球自貿港探索制度型開放路徑。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汪慧
海南可在這三個方面發力,促進經濟開放度進一步提升
《報告》認為,總體來看,海南在政府引領、社會各界力量協同努力下,圍繞“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政策制度體系”階段目標的發展格局已初步成型,并已初見成效。
在建議方面,《報告》認為,海南可分別針對跨境貿易促進、外商投資促進、跨境資金流動便利等三個方面的創新維度進行發力,進一步促進未來海南經濟開放度提升。
一是全面統籌貿易基礎條件,增強區域國際影響。海南各對外口岸的通關便利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海南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各類商品流通的形象“窗口”,應搶抓RCEP生效時間窗口,加強跨境貿易的區域聯動性和區域國際影響力。
二是持續發揮商事服務優勢,提質外商投資規模。雖然于2020年12月發布的海南自貿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相較于國內其他自貿區版本已縮減至27條,為全國最短,在短期內已體現出對外資吸引的較大促進作用,但是在國際層面仍與先進國家或地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建議海南在該負面清單發布落地的基礎之上,以優化商事服務營商環境中取得突出成效的主要做法為抓手,在政策落地環節,持續發揮“店小二”服務精神,維持高質量服務水平,將外商投資促進效果提升至新的臺階。
三是爭取探索金融政策先試,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目前在金融開放領域的表現初步顯露自貿港格局,但是,在以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配套金融政策支持方面,仍存在可優化空間。海南可重點探索爭取在全國范圍內先行先試放寬對個人的年度外匯兌換額度和使用限制,以此吸引以“人員”為主要驅動的各類國際要素匯集,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更加充分參與區域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重塑,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效果進一步提升。
《報告》提出很多詳細的建設性意見
《報告》內容有數據對比,也有分析闡述,提出了很多詳細的建設性意見。
比如在運輸服務貿易進口額占比的對比中顯示,海南運輸服務貿易整體呈現穩健發展態勢,不過總體處于第二梯隊。處于第一梯隊的樣本主體的迪拜和新加坡都有值得海南學習借鑒的差異化做法。其中迪拜施行便捷的“航空港+綜合港口+自由貿易區”物流運作模式,通過科學規劃物流走廊,有機連接機場、港口和自貿區,使得貨物最快20分鐘內就能完成運輸鏈上的通關和口岸轉運,進一步促進運輸服務的中轉業務與集聚。新加坡政府則創新推出特許國際航運計劃和海事金融優惠計劃,大幅減免航運企業和航運服務業的稅費,建立了航運交易、船舶經紀、航運資訊、船舶維修和海事培訓為基礎的完整產業鏈。
(文章來源:南國都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