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順應數字化轉型趨勢,提升發展質量,已經成為行業共同的課題。
對壽險業而言,代理人渠道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迫在眉睫。隨著宏觀經濟、行業、市場及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以往粗放的“人海戰術”難以為繼。
代理人轉型何去何從?數字化轉型成為保險公司的重要選項。
金融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
近年來,保險業加大科技投入,數字化進程明顯加快。
2022年1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數字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廣泛普及,基于數據資產和數字化技術的金融創新有序實踐,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產品和服務開發能力明顯增強,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數字化經營管理體系基本建成,數據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銀行保險機構董事會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目標和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科學制定和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將其納入機構整體戰略規劃,明確分階段實施目標,長期投入、持續推進。
在中國人壽集團2022年工作會議上,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白濤指出,提高數字化運營能力是要推進經營管理全過程數字化,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帶動作用,為促進集團運營效率變革創造條件。
中國人保集團召開的2022年工作會議部署穩步推進卓越保險戰略的六方面重點工作時強調,加快信息科技建設,把科技作為人保的基本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既是金融業順應全球和全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內在需要,更是金融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動行為。
數字化賦能代理人渠道轉型
聚焦到保險業特色的代理人領域,盡管代理人發展遇到階段性挫折,但從長遠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代理人仍將是壽險業主要的銷售渠道。
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推動代理人高質量轉型,是壽險業發展到當下階段的必然要求。
在此背景下,數字化轉型亦成為保險公司的重要選項。
“時不我待,我們必須毫不猶豫、一心一意,與時間賽跑,通過數字化賦能,完成代理人渠道的轉型和蛻變。”平安人壽常務副總經理胡景平表示。
平安人壽將未來的代理人發展趨勢定位為“三高”,即“高素質、高績效、高品質”,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三好五星”評價體系,即圍繞“業績好、質量好、行為好”,通過增員、培養、產能、績效、管理五條線的評分,賦能營業部及代理人日常經營。
據介紹,打造“三好五星”營業部過程中,數字化工具提供重要支撐。以數字化增員為例,“目前,我們增員環節的數字化覆蓋率超過90%。借助數字化增員的工具,我們從過去被動地接受結果,到現在可以主動管控增員過程,為打造高素質、高產能、高績效的健康人海奠定了的基礎。”胡景平表示。
在胡景平看來,對代理人渠道來說,數字化最直接的作用是讓銷售更加專業化。通過數字化活動量管理、數字化培訓的落地,讓業務員的展業工作標準化、系統化。
成效幾何?目前,平安人壽超50%的營業部達成“三好五星”潛力及以上標準,營業部經營管理水平提升明顯。2021年前三季度,星級部課月均新業務價值是其它部課的3到5倍。
排好數字化轉型任務優先級
“從戰略高度說,保險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關乎取舍的決策,既非一刀切也非一窩蜂,最重要的是認清自身的現實短板、明確長期愿景、排好任務優先級、有效解決人才和組織問題,才能最終實現符合企業自身發展要求的數字化體系。”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強調。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和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顯示,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側重點可分為品牌宣傳推廣、客戶體驗、生態拓展、產品創新、成本優化五種模式。不同模式所需能力不同,保險機構在不同發展階段可根據自身業務重點,偏向不同的轉型戰略側重點。當前保險業生態內各類供給主體基于自身資源、技術、場景等優勢,順應數字化轉型趨勢,在產品設計、營銷宣傳、核保理賠、精算定價等業務領域不斷探索,推動行業更好地適應創新驅動下的數字經濟保障需求。
2022年1月6日,銀保監會召開的“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我國保險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還不高,在發展理念、公司治理、經營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薄弱,距離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全行業要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