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掌上株洲通訊員/譚曉寧
記者/李逸峰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在中央機關工作多年,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曾在株洲農村蹲點開展過調查研究,對瀟湘大地充滿感情。春節期間,記者在北京專程采訪了于賢成。談到正蓬勃發展的北斗產業,他非常興奮,如數家珍;說到新興的株洲北斗產業園,他熱情關注,寄予厚望。
記者:您是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我國北斗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于賢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救災減災以及自動駕駛、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行業,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國家“十四五”規劃對北斗產業進行頂層設計,“北斗+”和“+北斗”也將更加蓬勃發展。從發展趨勢看,精準時空服務正逐漸取代目前的位置服務,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方向。
關于北斗產業規模,我們預計,到2025年,總體產值預計將達到8000億元-10000億元規模。到2035年,預計將構建形成智能信息產業體系,創造形成北斗中國服務品牌,直接產生和帶動形成的總體產值規模將超過30000億元。記者:您對株洲北斗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有哪些建議?
于賢成:株洲北斗產業園的立項建設,體現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對北斗產業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說明株洲經開區具有發展北斗產業的獨特優勢。關于北斗產業園建設,我認為,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將加強與株洲市以及株洲經開區的交流合作,積極發揮協會人才與智力優勢,為株洲北斗產業園發展獻計獻策。同時,我們也將充分發揮政府聯系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支持協會會員企業積極到株洲投資興業,共同打造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集群,著力把株洲北斗產業園打造成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綜合示范區。
記者:株洲是湖南最大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基地,您認為,如何實現北斗產業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融合發展?
于賢成:北斗作為泛在、融合、智能的綜合時空服務體系,是數字經濟時代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之一。北斗作為一種賦能技術或手段,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還要與物聯網、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發展,相互促進、協同推進,構建以北斗時空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生態鏈,并成為北斗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催生更豐富的行業應用,帶動各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章來源:株洲日報)
標簽: 北斗產業